返回

穿成吕雉心尖崽

关灯
护眼
第 195 章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('

第195章

事实上,禁止溺婴的律法早就颁布,但天下何其大,总有汉律照耀不到的地方。

连最恐怖的刑罚都遏制不住罪犯杀人的心,何况多生一个婴孩,是真正要消耗资源,许会拖垮一整个家庭的难事。

新生命的诞生,不仅仅是多一张嘴,一个碗,而是压在父母肩头的重担。汉境以内吃不饱肚子的百姓何其多,他们之所以溺婴,绝大部分不是因为不想养,而是养不起!

这等现象,大汉君臣只能遏制,不能断绝。他们能做的,是拉高亩产,研究新种,一年又一年,将“吃不饱肚子”转变为“人人可以饱腹”,鲁元长公主乃实权公主,对此更是心知肚明。

但她作为女人,作为一个母亲,即便沉浸于权力的心肠再冷硬,也总有一方柔软之处。从前曾亲眼目睹溺婴的鲁元,每每待在民间,总有一丝空茫,这份空茫,在周菱以女子之身进入太学之后,变得越发明显起来。

她为汾阴侯之女感到高兴,紧接着,云中郡传来同样有关女子的消息。云中郡有一位女官,姓氏不详,当年空降郡府为官,如今硬是杀出一条路,越发收到云中百姓爱戴。

鲁元长公主笑了,随即陷入思考,她想做些什么,她能做些什么?

数不尽的谄媚巴结,她不缺,她也早早地站在了权力的顶端,锦衣玉食,奴仆无数。而今又是一年,她陪天子巡视丰沛,看见了孩童在水渠边欢快地玩耍,鲁元终于想明白了。

她可以为天底下的婴孩妇人提供帮助,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丝。

说完“慈善院”三个字,鲁元脑筋开动起来,一瞬间,趋近完善的计划在心里成型。不过首要的一步,自然是征得越儿的许可。

刘越眼睛亮晶晶的,他毫不吝啬地夸赞:“阿姐尽管放手去做,若是真的办成,将是母后都会称赞的义举!”

鲁元长公主被夸得心花怒放:“陛下不是在诓我?”

“越儿什么时候诓过人。”刘越摸出一块牛肉干,郑重塞进姐姐手里,“只不过公主府不需要投入所有的资金。阿姐方才不是也说了,仿照功德碑之举么?若要将慈善院开满大汉,那就离不开商人,双管齐下,效率定然更高。”

鲁元长公主同样拥有顶尖的头脑,她一点就通。

原来陛下将一万功德金削减至八千的高瞻远瞩,显现在这里——剩下的两千金,刚好可以用来办慈善院。

有她牵头,依附她的那些勋贵自然跟随,鲁元长公主咬了口牛肉干,笑得十分好看:“等回长安,让陛下的姐夫也来。省得成日下棋作画,正好给他点事做。”

……

此番出行,郅都没有跟随。帝王鹰犬没有跟在帝王身边,这反常的现象还引发了小规模的猜测,只因他树敌太多,盼着郅都跌跟头的人也太多太多了。

但结果终是要让猜测的人失望。郅都正在调动一切力量,调查匈奴大萨满的真面目,为此,牺牲一二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比预料之中更多的黄金。

使臣晕乎乎地回到长安,刘越眨眨眼,目光难得深沉。

皇帝陛下望着一大笔意外之财,头上的小灯泡,亮了。

原来他的六哥是黄花油,无聊了就炸一炸!

丝毫不知自己“上贡”的行为,开发了陛下脑海中的恐怖念头,刘友因为过于识相的马后炮,最终逃过一劫。

与此同时,文字的变革,也在如火如荼地策划中,但凡敏锐些的学子,都嗅到了非同寻常的味道,尤其是大汉顶尖学府的太学生。

他们跃跃欲试,急迫地想要成为天子的先锋,为陛下披荆斩棘。

这个节骨眼上,前去云中郡拉练的毕业太学生成功归来。他们手脚完好无缺,也没有人丢命,只是一眼望去,周身气质已然与从前大不相同。

如刀剑收敛了锋芒,沉稳地浸入刀鞘,往日的尖锐乍然不见,托载了看得见的责任。

还有平日在演武场大展身手的头名,连发丝都浸出了血味,他深吸一口气,平静地与学弟学妹道:“我杀了前来劫掠的落单匈奴狗。”

随之而来的是将军的招揽,一石激起千层浪,他成了整个太学的英雄!

最受瞩目、同样参与了拉练的汾阴侯之女周菱,站在一堆男学生里,依旧小小只,脸蛋依旧有掩饰不住的婴儿肥。

她的胃口没什么变化,体重却瘦了许多,归家的时候,被汾阴侯夫人抱着哭:“娘的菱儿——你知道爹娘有多担心吗!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……”

周菱投入母亲的怀抱,眼眶也红了。她小声啜泣了一下:“阿娘。”

心头却是半点也不后悔,为一路的所见所闻。若是不到边关,她永远不会领略见血的震撼,那里的百姓与长安不一样,唯独有一样,都念着当今陛下。

她还是第一次知道,风靡代国的包扎术是陛下所创。

思绪杂乱地绕成一团,被她一缕一缕地分开。终于把母亲安抚好了,周菱有些犹豫地抬起头,问父亲:“是爹爹派了人保护我吗?”

周昌冷哼了一声,忍着没有上手教训。

这逆女还挺敏锐,他想。

一看父亲拒绝回答,犹如沉默的喷火龙似的,周菱不说话了。她依旧存有许多小心虚。

周菱抿了抿唇,目光澄澈,婴儿肥更突出了一点,汾阴侯夫人见她这幅模样,心头怜爱滔滔不绝。

还有一部分埋怨冲着丈夫去:“你爹最是古板,平日可爱惜风评了,哪里会做这些?”

汾阴侯夫人紧接着道:“是陛下,陛下一开始就着人保护你,放眼大汉,不会有比陛下思虑更周全的了。”

周菱睁大了眼睛:“陛下?”

汾阴侯夫人慈爱地点点头,悄声把她爹晕倒的事,一股脑地说了,在周昌恼羞成怒之前,唰地拉着女儿进了卧房。

“乖女都瘦了,旧衣裳的尺寸还不知道合不合适。来,阿娘给你好好量量……”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“是极,是极,陛下富有四海,哪能看得上弹丸小国进贡之物?”()•(o)

只是这郑重的、进献国宝的态度,到底让大臣觉得舒心。作为藩属,派遣使臣乃是常事,对于宗主国重不重视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
㈢想看沉坞的《穿成吕雉心尖崽》吗请记住[五$六二]的域名[(.)]㈢()•(o)

前些年还好,自陛下登基以来,朝鲜国的进贡不复从前繁多,虽谈不上少,但的确有敷衍之意,招致了许多大臣的不满。

尤其是朝鲜王曾经的身份——这让众人都感到微妙,嗤笑的不在少数。尽管卫满年事已高,但他们不会忘记此人曾经跟随卢绾叛逃的过去,怎么摇身一变,就不是汉人了呢?

因着新帝登基,需要休养生息,加上匈奴虎视眈眈,尽管有人不满,但对于朝鲜,还是安抚为主。否则大敌当前,后方还被人捅了屁股,谁能忍受?

或许知道自己与大汉互相“依赖”,朝鲜国习惯了哭穷,每每进贡,也不会拿出多么厉害的宝物。如今竟是把国宝献了出来,大臣们嘴里冷笑,心里好奇,这究竟是多么奇珍的东西,也不怕在宗主国面前丢脸?

……

朝鲜地方不大,又与燕国毗邻,若要致富,除了向外扩张别无他法。

而朝鲜王卫满,又没有如大汉天子这般为之掏心掏肺的兄弟,故而燕国日新月异,邻居朝鲜的日子却有些不好过——

该扩张的地方扩张完了,该占领的领土也占领完了,外部矛盾一消,内里就陷入了瓶颈。

朝鲜使臣此番前来,是带着主人交代的任务的。他站在未央宫前,抬起头,心砰砰砰地跳动,最终告诫自己,不能紧张。

不能紧张!

国主老了,病倒在榻,也正因此,朝鲜乱成了一锅粥。

因为没有禀报宗主国,故而大汉丝毫不知朝鲜国内的乱象。只要能骗过汉朝,骗过年少的天子,那么朝鲜就有了喘息的时间,能够熬过国主病重的阵痛,如此一来,他支持的大王子,也就能顺利继位了!

故而出一出血是有必要的,若稀世珍宝能换来大汉君臣放松警惕,便是再心痛,也值了。

再次深呼吸,朝鲜使臣领着手下,低头跨进了殿宇。

朝鲜国来人,态度一向恭敬,不管贡品如何,那谦卑的神态都是无可指摘的。交换国书的环节过去,很快到了献宝的时刻,朝鲜使臣揭开手中红布,眼里漫上深深的狂热。

“为汉天子献上我国国宝,如人脑一样大小的夜明珠!”

原先嗤之以鼻的大臣,你看看我我看看你,大殿响起低低的议论声。

比拳头稍大的夜明珠,他们见过,仅此一颗便是价值连城,先帝还时常拿在手里把玩,不知怎的,就被当今陛下束之高阁,扔进了国库里。

至于人脑一样大小?这岂不是诓人??

朝鲜使臣显然对自己营造的氛围很是得意,他虔诚地举了举木盒,将它放在随从手里。

正要亲自打开,给这群“土包子”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,高处忽然响起一声:“慢。”

朝鲜使臣一愣,连忙躬身:“尊敬的大汉皇帝陛下,有何吩咐?”

刘越:“你抬起头,走近些。”

朝鲜使臣摸不着头脑,下意识地心中一紧,缓慢走上前。

刘越眯眼,打量此人发乌的嘴唇,露出的泛皱的皮肤,还有枯黄无比的发丝,这才肯定自己的目光所至,不是错觉。

夜明珠是真的,使臣对夜明珠的重视也是真的,若非日日捧在手里,夜夜伴着入睡,也不会是这样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。

他一笑,又叫人退了回去。

继而开口:“朝鲜国的诚意,朕很满意。”

第196章!

()•()', '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