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
曾静向顾安分享了许多实用的小窍门。
顾安这才知道,原来很多留学生是一边学习语言,一边正常上课。
“这样的话,要是听不懂课,怎么办?”
“先录音,回去了转成文字,再用翻译软件翻译。”
“能行?”
曾静肯定地点点头:
“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渡过来的。”
紧接着又补充道:
“当然,上课前的预习也很重要。”
“我刚开始会提前两天预习,有时候也会熬夜预习。”
顾安点点头,他也会提前预习。
随后,曾静开始吐槽:
“最糟的是,有些老师他有口音,压根就听不懂。”
经曾静这么一说,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吐槽起来。
有印度口音的老师就是梦魇。
俄罗斯的弹舌口音弹得人神经一跳一跳的。
苏格兰口音更是能把人绕晕。
顾安听得心里直发怵。
好在,他在拉德利没碰到这些情况。
-
从回忆中抽离,顾安这才想起来要问的问题:
“阿尔,你没看过《堂·吉诃德》吗?”
“看过。”
面对顾安的不解,阿尔弗雷德只是笑笑,随即问道:
“约书亚,看过这本书吗?”
顾安轻轻摇了摇头:
“听过简介,大概了解一些内容。”
-
《堂·吉诃德》,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。
主人公是一个沉迷骑士小说的没落乡绅。
他自称自己是骑士堂吉诃德,带着自己的侍从四处冒险。
冒险途中,他把风车看作巨人,把旅店看作城堡、把羊群看作敌军,一路来行侠仗义。
然而,不切实际的行动注定了受挫的结局。
临终前,他才清醒了,不再“发疯”。
最后,回归本名后死亡。
这是一本揭示理想主义与现实的冲突、人性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现实矛盾的小说。
-
阿尔弗雷德来到顾安身旁,把书递了过去,说道:
“约书亚,把这本书看完。”
“我们之后一段时间的对话就围绕这本书的相关内容展开。”
“哦,我会抽时间看的。”
顾安接过那本小说,抬起头,满是疑惑地说道:
“不过,我还以为你会挑社会、政治、经济或者历史方面的书呢。”
顾安一直清楚阿尔弗雷德的书单情况。
以前他对阿尔弗雷德的书单没什么兴趣。
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,有些东西还是挺有“意思”的。
-
10月的某一天。
顾安一进宿舍,就见阿尔弗雷德坐在沙发上,手里拿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', '')('。)
-
“警察依令动员男性公民去做输精管结扎术。”
“政府公务员有推行绝育手术的指标,身体力行。”
“卫生部持续倡导州与州之间展开竞争。”
“地方官员必须超额完成任务,表现不佳的将受到惩罚。”
阿尔弗雷德逐一阐述着印度当时的人口控制计划。
“约书亚,有什么感觉?”
顾安:“后面两点会不会有点过了?”
阿尔弗雷德满意地点点头:
“所以,落到实处时,地方官员会挨家挨户搜寻适龄男性。”
“不论是否已婚已育,都会被强行带到绝育中心进行手术。”
“2年内绝育680万。”
阿尔弗雷德在最后这句话上特意加重了语气。
-
2年内680万?
顾安皱着眉看向阿尔弗雷德:
“好像还行?”
阿尔弗雷德忍不住笑了:
“约书亚,我说过,印度的医疗资源很紧张。”
顾安眨眨眼,推测道:
“你的意思是他们的结扎手术有问题?”
阿尔弗雷德耸耸肩:
“‘一刀切’总是更方便,不是吗?”
“嘶——”
顾安猛地倒吸一口凉气。
阿尔弗雷德继续加码:
“而且,约书亚,麻醉药也是很稀缺的医疗物资,不是吗?”
顾安倒吸的那口凉气突然就卡住了,他眼睛都瞪大了:
“不是,难道连麻药都没用?”
阿尔弗雷德点了点头。
“没打。”
“甚至有些手术还是兽医来操作的。”
顾安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。
“民众没反抗?”
阿尔弗雷德勾起一抹微妙的微笑:
“她采取了一些颇为激进的举措,成功实现了有效威慑。”
(威慑手段见段评)
顾安:“……”
原谅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了。
-
良久,顾安才开口问道:
“这位女总理……”
还没等顾安把话问完,阿尔弗雷德便点头说道:
“在最后的大选中,她竞选成功了。”
“啊?!”
阿尔弗雷德微笑着解释道:
“约书亚,那些被绝育的,都是低种姓。”
顾安:“……”
再次庆幸自己是中国人。
-
末了,阿尔弗雷德带着几分戏谑看向顾安:
“怎么样,是不是很有‘意思’?”
顾安:“……”
如果不带入的话,确实大开眼界。
带入的话,嘶——
喜欢东方美人在美国请大家收藏:东方美人在美国!
', '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