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锦盒计

关灯
护眼
第九章 谁是内应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“县令大人,属下已经将所有尸体都检查过了,大部分容貌已经不可辨认,个别尸首可根据身上配饰判断身份。死者大多为咽喉被毒针射中,毒性强烈,当场死亡。以属下判断,昨夜匪徒应是后院纵火,藏于暗中,待救火之人前来,以暗器毒针射杀。衙役们还发现,现场并没有匪徒的尸体,依照唐府人口数与尸体数比较,数目符合,只剩唐飞燕一人。”

王淮安听完之后,来到尸体旁边,疑惑的问:“若是如此,匪徒们怎么会断定唐府中人不会逃跑,必定全来救火呢?且依照你所说,匪徒人数应不会少,又是怎样混入唐府不被发现的呢?”

仵作跟上前低声道:“大人,恕小人多嘴,此事…此事恐有内应!”

王淮安听得此言,猛地转回身,双目厉视,那仵作只是低头,不再说话。

就在这时,何师爷带人进了后院,王淮安见了,招手将他叫过来,问道:“镖局那边,你可派人去了?”

何师爷一愣,不知老爷为何又问这个,如实答道:“尚未派人,县衙人手不够,依照您的意思,部分在唐府,部分随您前去十里渡。”

王淮安双手背后,略作思索,果断的说道:“马上派人看住镖局,若有动静立刻回报!”

在后院布置了一下,他领着何师爷前去探望唐飞燕。虽说唐府已是灭门之祸,但终是有幸存之人,像这等名门望族,背后的关系网错综复杂,东山再起也并非不可能。若是此时前去探望,不亚于雪中送炭,拉进一下彼此关系,或许日后升迁也有帮助。

唐飞燕是唐学智的独生女儿,年方二十,深受唐家上下的喜爱,是唐府的掌上明珠。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除了府中之人,外人只知有大小姐,却不知相貌如何,便是王淮安也只是在初次拜访唐府时偶见一面。故此女始终给人一种神秘的色彩,大街小巷的谣传也逐渐多了起来,譬如:相貌丑陋、脾气暴躁,又或者精神失常等等。有道是三人成虎,后来大家也就真的认为唐飞燕必定有什么缺陷。

此次府中惨案,唐飞燕侥幸逃得性命,成为了惨案的唯一目击者,倒是令王淮安有些意外。依照她所说,大火是在三更时分烧起来的,而且火势只在后院,并没有蔓延。她是被家中仆人护卫救火声所吵醒的,见后院起火,也是惊慌失措,急忙披上衣服打着灯笼前去。可谁知太过着急,半路上不慎滑了一跤,灯笼也摔灭了。

就在她摸索着将要走到后院的时候,忽然闻到一股奇怪的香味,然后就没有知觉了。是衙役们发现了她,将她救醒的。见她讲述之时哭哭啼啼不停,不能自已,显然依旧沉浸在悲痛之中,王淮安很是同情,安慰了几句,让她好生休息,然后带上人手赶奔十里渡。

此时的十里渡驿站在众人眼中就如同屠宰场一般,到处是尸体,个个身首异处,浓重的血腥气味令人有些作呕,暗红的血好像某种奇怪的符号,将地面勾勒的纵横交错。

很多衙役见到这场景都是面色苍白,呕吐不止,就连那老仵作都已是手脚哆嗦,不敢近前。王淮安以袖掩鼻,面如土色,看着衙役们清理着现场,靴子踩在浓稠的血水中,啪叽啪叽的声音令他不想再多呆下去。他留下部分衙役,带着师爷跟几名随从匆匆返回县城。

“大人,您有什么头绪吗?”回来的途中,师爷看到自家大人在马背上发呆,开口问道。

王淮安看着师爷笑眯眯的眼睛,摇了摇头,反问道:“你可知这唐府为何请振威镖局押送此镖?”

师爷收起笑脸,有些尴尬的说道:“大人,属下在这县城做了十几年的师爷,认识的人多了,自然知道些许,大人不必如此怀疑属下。唐家大老爷说过,这江阴县城,唯一值得深交的就只有振威镖局的总镖头张秉了,他二人可以说是惺惺相惜,相见恨晚。”王淮安嘿嘿冷笑,扬起马鞭,“啪!”的一声,扬起尘土而去。

“只怕这次,他看错了人啊!”

</p>
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