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“悲忧皆由肺精、肺气所化生,过度悲伤损伤肺气,使肺气失宣。长期悲伤无法化解的话,还会导致金不能克木,肝火上炎,耗伤肺阴。
“而且若肺气虚弱或壅塞,不能助心行血,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,血脉瘀滞,引发心疾,还会影响到肝、脾、肾……”
沈天舒不知道自己昏睡了多久,然后被床边的说话声吵醒。
她费力地睁开自己因流泪过多而红肿的眼睛,发现床帐是放下来的,自己根本看不到外面的情况,于是费力地开口问:“明卉,怎么了?”
一开口才发现,自己的声音也十分嘶哑,嗓子火烧火燎地疼。
“姑娘!”明卉快步走过来,一脸惊喜地掀开床帐,“您终于醒了!”
“我睡了很久么?”沈天舒此时也觉得自己浑身酸软无力,似乎还有些发热。
“可不是么,您都昏睡两天没醒了。”
这两天里明卉都要被吓死了,沈天舒本来就是瞒着家里出来的,若是一切平安倒也罢了,若是真出点什么事,她如何担待得起啊!
“再让大夫给您诊诊脉吧?”明卉道。“就是刚刚在外间说话的人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“正是,是范公子特意着人去应天府给您请的大夫。”
“不用了,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。”沈天舒摇摇头拒绝了。
刚才那位大夫说的话虽然没错,但是难免有些夸大其词。
她不过是因为一路舟车劳顿,加上越靠近滁州越心绪难平,一连几日都没睡好,去坟前祭拜的时候又过度悲伤,身体和精神上一时间都难以承受罢了。
如今连续睡了两日,把该补的觉都补上了,其实就已经没什么大碍了。
“范公子有没有说,什么时候能去姜家老宅?”沈天舒醒过来之后,就惦记着想回家。
“说是上下都已经打点好了,等姑娘身子好了随时都可以去。”
“我没事!”沈天舒说着就翻身起床,但是下地的时候却双膝一软,整个人向前扑倒。
若不是明卉接得及时,她就得直接摔到地上去。
不得已又歇了两日,范昱如才终于允许沈天舒去姜宅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“自打三年前姜家出事,姜宅就由朝廷接管了,还派了人专门打理。”去的路上,范昱如跟沈天舒介绍道,“但是因为姜家有许多医书和医案,这些可都是宝贝,后来才放开一些,允许有人进去抄写医书,毕竟是造福百姓的事儿,想当年姜濉姜神医就定期结集印刷自己的医案,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救治,如今朝廷这样安排,想来姜老神医泉下有知也会高兴。”
“是啊!”沈天舒的嗓子还没有完全恢复,说话声音十分地轻,“老爷子曾经说过,天下人之多,凭我一己之力,如何能都顾得周全。所以他不但广收徒弟,还定期将自己的医案公布出去,只是希望天下好大夫越来越多,百姓不必再跋山涉水地跑到滁州来求医问药。能有人愿意过来抄书,学习他的医案和经验,他一定会开心的……”
“姜老神医的确是仁心仁术,心怀天下之人。”范昱如也感慨了一句,“也难怪皇上不仅特意下旨要求当地官员保护好姜家和姜家祖坟,还派专人来这里管理,想必也是同样的心情。”
沈天舒垂下头,心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呢?
祖父一辈子治病救人,最后还不是好人不得善终。
住处离姜宅并不算远,二人不过闲聊了几句就已经到了地方。
明卉扶着沈天舒下车,发现之前大门紧闭的姜宅今日大门敞开,一名四十多岁管事模样的人已经在门口候着了。
“范公子,您来了!”管事已经知道范昱如的身份,所以态度十分恭敬。
“潼娘子,这位便是朝廷派来照看姜府的王元九王管事。”
沈天舒一看就看出王元九应该是宫中出来的内侍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身为内侍,被派到这里守宅子,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。
好在是这里远离争斗,还不必伺候主子,而且因为是皇上亲自指派过来的,连地方官员也不敢对他有任何不敬。
但是凡事都有两面,这里清净倒是清净,可也就是个养老的地方了,也不会再有什么晋升或是平步青云的机会了。
沈天舒上前轻施一礼道:“接下来几日都要叨扰王总管了。”
范昱如称呼王元九为王管事,沈天舒却叫了声总管。
反正如今姜宅的事情都是他全权负责,这称呼倒也不算僭越,听得王元九瞬间乐开了花。
“潼娘子客气了,咱家做的就是这个差事,皇上早有交代,来姜宅誊抄医书是好事儿。既然是好事儿,那自然是多多益善,咱家恨不得天天有人上门叨扰呢!更何况您还是范公子引荐来的,那就更不是外人了。”
王元九不愧是宫里出来的,说起话来滴水不漏。
明卉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荷包,上前塞给王元九道:“这大冷天的,还要劳动大家,我们娘子心里属实过意不去,这是一点儿小心意,您拿去喝杯热酒,暖暖身子也好。”
荷包入手沉甸甸的,王元九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,嘴里一边道谢,一边引着人往里走道:“知道范公子和潼娘子今日要来,所以咱家早就派人把轻扫过书房,还在书房内放了火盆儿,这会儿应该已经暖和起来了,这样大家抄书就不会冻手了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走进姜家之后,沈天舒就再也听不进王元九说了什么。
一进门的宽敞院子,便是之前曹成奕说过,最后摆放蒋家人尸首的地方。
青石板铺成的地面,虽然被刷洗过多次,但是角落缝隙处依旧能看到当年留下的血迹。
只是此时已经变成黑红色,若是不知情的人,乍一看根本想不到是血迹,只会误认为是地面的污渍。
但是沈天舒心里清楚,那都是被她的骨肉亲人,甚至是她自己的血染成的。
看着眼前的院子,沈天舒根本迈不开腿,不得不开始在脑中默背医书。
唯有放空大脑,她才能逼着自己什么都不去想地走过去。
否则每一脚都像是踏在自家人的尸首上,也踏在她自己的心口上。
从大门口到正厅门口,短短一段路,沈天舒硬是走得满头是汗,几乎要虚脱般瘫倒在地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新船说;https://25shuwu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', '')('姜家宅子很大,但也是一代代慢慢扩建起来的。
到了姜濉这一辈,姜家祖宅已经扩建到九个大院落,几十个小院落的规模。
姜宅进门后先是一个宽敞平坦的大院子,平时上下马车、轿子都在这里,两侧分别是马厩和车轿处。
穿过院子便是接待客人的正厅,从正厅的南门出去后,是一条宽敞的甬道,将姜宅分为东西两部分。
东边是四个大院并一个花园,住着姜氏本家的人。
西边五个大院,第一个三进的大院,前院是书房的所在地,后面两进是家里的药园。
中间三个院子,大部分时间都住着姜濉的徒弟以及前来找他讨教的各种客人。
最后一个院子则是杂役和下人们的住处。
沈天舒跟在王元九,走在自己走过千百遍的回廊中,目光还贪婪地四下看着。
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有些陌生。
一砖一瓦,一草一木,满满都是回忆,坠得沈天舒一颗心直往下落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以前看过千百遍早就烂熟于心的景色,此时却看得她不舍得眨眼。
沈天舒四下张望,眼角余光扫过前方回廊的时候,似乎看到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闪过。
看背影好像是个女子,那种熟悉感十分清晰,不像是看错。
难不成姜家还有下人活着?如今留在这里做事了?
但是待她扭头仔细去看,那边却已经空无一人。
“王总管,如今在姜宅里面做事的人,也都是宫中派来的人么?没有姜家原本的下人了么?”
王元九之前收了她的荷包,掂量着怕是得有二十两,心里本就高兴得很,加上姜宅这边也没什么需要藏着掖着的事儿,自然也乐得解答。
“潼娘子,如今姜府只有咱家是宫里来的,其他人其实也就是些打扫院子的杂役,都是从来安县本地雇的。至于说姜家原本的仆役,那是真真儿一个都没剩下。
“要说这姜家,当年真是济世救人的活菩萨,人生在世,谁能无病无灾地活到死?少不得都得寻医问药。
“所以整个儿来安县的人家,谁家都来找姜大夫看过病,听说平时到了什么换季易生病或是冬天天太冷的时候,姜家还会免费熬煮汤药分给县里众人防病强身。
“您说说看,像这样的好人家,县里那些人也不是铁石心肠的,怎么可能不感恩在心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沈天舒口中满是苦涩,应道:“是啊!我也听说,来安县的百姓都很感激姜家,过年过节都争着抢着到府上送东西,不管是自家包的粽子还是新收的小米,都是大家的心意。”
“可不是么!”王元九一拍手道,“所以当初咱家干脆贴出告示,说要请本地人来打扫姜宅,也用不着全天待在这儿,定时定点儿来做事就行,既不耽误家里的活计,也能给她们贴补贴补家用。
“哎呦,当时来的人那叫一个多,恨不得不要钱也愿意来打扫,而且她们心怀感恩,做起事来就格外用心,根本不用咱家多操心,这宅子里的一草一木,一砖一瓦,她们都比自个儿家的东西还爱惜呢!”
“原来是这样,王总管不愧是皇上派来的人,做事想得就是周全。”沈天舒听了这话,稍稍有些失落。
心想自己刚才看到的熟悉身影,想必应该是县里来打扫做事的人。
毕竟她前世在这里生活了那么久,县城本身也不大,许多人即便不认识也都能混个眼熟。
她原以为家里说不定会有下人活下来,留在府中做事,如今这条路被王元九一句话堵得死死的,看来也是自己想得太多了。
书房就在西边第一个大院内,所以没走多远就到了。
说是书房,其实第一进内正房是一栋门面五间的二层小楼,东西两边还有几间厢房,存放的都是药材。
一楼正儿八经是书房,二楼则是姜家的藏书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