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在主位上坐下之后,拍拍自己身边道:“云蕙坐我旁边吧!”
沈云瑶的动作一顿,又抬头看向沈云蕙,心道这个死丫头什么时候竟开了窍,知道去讨老太太欢心了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沈仲磊见状笑着道:“老太太这么喜欢云蕙丫头?”
“只要守规矩,懂事的我都喜欢。”沈老太太意有所指地说。
沈云蕙难得压了沈云瑶一头,心里甭提多美了,这会儿才相信,姨娘果然不会害她。
看来在大姐回来之前,她必须得抱紧老太太这条大腿才行。
许氏在一旁立规矩,亲自给沈老太太布菜。
沈老太太并没有为难她,自己吃得差不多了就让她坐下吃饭了。
但许氏已经好几年没在别人跟前立过规矩了,当久了知府夫人,对这种别人坐着她站着、别人吃着她看着的情况着实不太习惯,做起来也没那么顺手,坐下的时候还下意识地扶了一下腰。
沈老太太本就不怎么高兴的脸色瞬间又沉了几分。
沈仲磊也没想到许氏会这样,自觉在母亲面前丢了脸,越发觉得许氏如今哪哪儿都上不得台面,也不知自己之前为何没有发现。
吃过晚饭,沈老太太又将沈仲磊单独留了下来。
春兰给二人端上来茶水,然后就识趣地退了出去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沈老太太端起茶盏,用碗盖轻轻拨弄着碗内的茶水,却又并不喝。
沈仲磊知道这是老太太思考事情时的习惯动作,所以也不出声询问,静静地等着她想好再开口。
这一等就等了半晌,直到茶水都凉了,沈老太太才终于放下茶盏,开口问:“我听说,天舒最近跟瑞亲王府多有走动?”
“正是,那孩子也不知怎么合了太妃娘娘的眼缘儿,从年初到现在,两次被接去王府小住,平时也时有赏赐。”
“那你对这件事怎么看?”沈老太太沉声问。
沈仲磊一怔,道:“太妃娘娘喜欢她,也是她的造化,又不是什么坏事,再说,儿子也不能拦着不是?”
“那你今后还想不想入京为官?还是就待在湖广这里就知足了?”
“母亲何出此言。”沈仲磊闻言一惊,“之前母亲来信说,家里已经在帮我活动关系,让我这一年小心谨慎,勤于政务,只要考绩是优,就应该可以回京述职了……难道事情有变?”
“家里这边自然没变,我只当你不想去京城了呢!”沈老太太讽刺道,“你若是真想入京为官,最好的做法就是跟瑞亲王府保持距离。你可倒好,就差把闺女送去跟瑞亲王府结亲了!”
“可是,瑞亲王府下了帖子,儿子总不能视若无睹,后来太妃娘娘直接派车到家里来接人,儿子也不能不放人吧……”
“你就说天舒病了,不能出门,难道他们还会请大夫来查么!”沈老太太气道,“宁可得罪了瑞亲王府,也不能太过亲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“今上年幼时与瑞亲王就多有龃龉,你以为长大之后就会突然变得兄弟和睦了?
即便如今瑞亲王昏迷不醒,但你若是跟瑞亲王府交往过密,以后皇上如何敢重用你?”
沈仲磊打从一开始做官,走马上任就在永州府,一直接受瑞亲王府的管辖,所以之前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,如今被沈老太太点明,这才恍然大悟。
但他依旧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没太当回事儿道:“儿子在湖广为官,少不得要跟王府打交道。皇上当年既然能依从先帝旨意,将湖广作为封地赐给瑞亲王,还让他接丰荣太妃出宫荣养,就证明两个人之间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矛盾吧!”
“我看你就是读书把脑袋读傻了!”沈老太太闻言,恨铁不成钢地说,“若不是你大哥自幼身子骨弱,不敢让他太操劳,我也不用这么操心!”
沈仲磊一听母亲提到大哥,登时垂下了头。
从小到大,这类话他听过太多太多了。
老大比你聪明,老大比你厉害,若非老大身体不好,如今早就光耀沈家门楣了,我哪里还用得着跟你这儿操心费力。
沈老太太见他垂下头,以为他还没想明白,只好掰开揉碎跟他讲:“瑞亲王来湖广之前这里什么样?比矩州那边好也好不到哪里去,可如今呢?都已经成了大齐的粮仓!
“皇上当年之所以爽快地赐了封地,送丰荣太妃出宫,都是因为先帝留有遗诏。
他虽已身为帝王,却也需要好名声,如何能给自己落下个不尊遗诏、不敬父母的罪名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“但是才几年工夫,瑞亲王就把原本荒凉的湖广打理得有声有色,富庶安康,你说,皇上心里能不打鼓么?
“而且你有所不知,今上弱冠之年,诸位老臣曾几次请立太子。
“当时皇长子软弱无能,今上身为嫡子,聪颖勤勉,原本是根本无需考虑的情况,先帝却几次推脱,足足拖了一年多,才正式立今上为太子。
“为此,当时外面多有传言,都说先帝心中最属意的其实是皇三子,也就是如今的瑞亲王。”
“真的假的?”沈仲磊从来没听说过这件事,惊讶不已。
“当然是假的,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。”沈老太太摇头道,“大齐自开国皇帝往下,从来都是有嫡立嫡,无嫡立长,从未有过特例。
“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,怕的就是兄弟阋墙,图惹祸端。
“虽然不知先帝当年为何犹豫了一年之久,可最后他还是依照祖宗规矩,立嫡子为太子。
“只是这样的话传得多了,皇上难免会对瑞亲王心生隔阂。
“所以你但凡还有继续往上爬的心,最好就离瑞亲王府远一点儿!”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新船说;https://25shuwu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', '')('厉子安一行人进入湖广境内之后,行进的速度很快提升上来。
但是回程没有那么着急,加上知道府中一切安好,公事上也没有什么问题,所以用不着昼夜兼程地赶路。
每天都是当晚按时找地方投宿,然后第二天早晨再动身赶路。
厉子安有心想去辰州府看看流民安置的情况,刚好也不用绕太远的路,只需稍稍改动行进路线。
但是因为路上出了点偏差,走了一段冤枉路,耽误了行程,算着时辰,已经不可能在关城门之前赶到辰州府城了,厉子安便打算就近找了个村子借宿。
严老三对湖广境内何处都十分熟悉,一听这话立刻提议道:“世子爷,往前再走几里地有个村子,那村子地形隐蔽,我跟他们里正是旧相识,咱们可以去那边投宿。”
“好,那你先过去探探路。”厉子安点头道。
“是!”严老三应了一声,打马很快就跑到了队伍最前头,朝着村子方向而去。
一路上一直不远不近跟着队伍的戚梓昊见状立刻跟了上来。
“干嘛去?”
“我去前面村子探探路,看能不能借住一宿。”
戚梓昊大概分辨了一下地形,问:“芦家村?我记得芦家村聚集的并非汉民,颇有些排外,能行么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