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如今沈仲磊出门去了,预计要十几日才会回来。
这期间沈老太太如果还是毫无作为,沈天舒都有点忍不住想要推上一把了。
因为沈天舒的询问,所以明玉对沈老太太房里又格外地多了些关注。
“姑娘,老太太这几日似乎身体不太舒坦。”明玉这天带人去后厨提了早饭回来道,“听说人不怎么有胃口不说,晚上也睡不好,眼瞅着人都憔悴了。”
“吃完饭过去看看。”沈天舒飞快用完早餐,过去看沈老太太。
不过沈老太太还没起身,春兰迎出来接待了她。
“老太太昨晚前半夜翻来覆去睡不着,后半夜才入睡,好不容易睡沉了,奴婢们也不敢打扰,让大姑娘白跑一趟了。”
“春兰姐姐这说的是什么话,一切都还是要以祖母的身子为重,不过几步路,我走过来也没什么的。”沈天舒问,“老太太身子没事儿吧?天这么热,别说是老太太,就连我们一天天的也不好过,我也担心得紧呢!”
“谁说不是呢!”春兰叫人给沈天舒上了茶,陪着说话道,“老家可没有过这么热的天儿,老太太又上了年纪,不敢贪凉用冰,每天晚上只能我们几个丫鬟轮流打扇子,还不敢扇得太厉害了。
“腋下和后颈都有些起痱子了,红得一片一片的,看着都叫人心疼,老太太这辈子哪里遭过这样的罪啊!”
沈天舒道:“叫人去药铺抓点金银花回来煮水清洗起痱子的部位,洗完之后一定要擦干,平时一出汗就赶紧用软布轻蘸掉汗液,洗几次应该就好得差不多了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“是,大姑娘,奴婢记下来,这就叫人去买。”春兰连声应诺。
两个人正说着话,里间突然传来响动,小丫鬟的声音传出来道:“春兰姐姐,老太太起身了。”
春兰赶紧冲沈天舒抱歉地一笑。
沈天舒起身道:“姐姐快去忙吧,我先回去了。”
沈老太太却在屋里问:“谁在外头呢?”
春兰挑起竹帘进屋回道:“大姑娘过来看您,见您没起正准备走呢!”
“难为她还惦记我这个老婆子了。”
沈天舒这下想走也走不成了,却也不便进屋,便在竹帘外头道:“祖母,孙女想着,今年的天这么热,不如孙女陪您去城郊山上寺中小住几日,去避避暑如何?
“城里人多,到底不如郊外山上凉快,东泉寺在山上有单独的禅院,咱们过去住上些日子,等父亲回来再回城可好?”
沈老太太闻言不免有些心动。
其实,她到永州府之后,日子过得可没有沈天舒以为的那般岁月静好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通过春兰当初带回去的账本信息,沈老太太如今手里已经握着一部分许氏挪用银子,在外放印子钱的证据。
随着搜集到的消息越来越多,沈老太太的心里也是越来越堵得慌。
许氏这个人,实在是太贪了!
尤其在沈老太太来之前的这段时间,她为了平账,逼着借钱的人还债,将好几家逼得流离失所,甚至家破人亡。
但是接下来要怎么做,沈老太太却又些犹豫了。
倒不是沈老太太心慈手软,而是她不想让许氏这样一个女人影响到自己儿子和孙子的前途。
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这种事若是清算起来,家里少不得要有人知道,以后万一传到外头去了,难保不影响沈仲磊的名誉。
尤其沈仲磊膝下只有独子沈元麟,如果许氏出事,难免会影响到这唯一的孙儿。
如今她完全是投鼠忌器,颇有些进退两难。
心里有这么多事儿压着,加上永州府的天气着实比老家热上不少,她这几日才渐渐开始茶饭不思,睡眠也越来越差。
如果能去山上寺里住些日子,一来能够避避暑,二来也可以静心礼佛,说不定可以得佛祖指点迷津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“难为你一番孝心,那就叫人准备起来吧。”沈老太太心里转了几个念头,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一口答应下来。
“老太太要去东泉寺?明个儿就出发?”许氏得到消息,直接被弄了个措手不及,“这是什么时候决定的事儿,我昨晚过去还没听您提起过呢!”
说到东泉寺,许氏就忍不住想起上次在寺中跟赵海钧见面,难免有些心虚。
沈老太太见她眼神飘忽不定,皱眉问:“怎么,你不想让我去东泉寺?”
“当然不是!”许氏反应的倒也还算快,“我只是觉得时间太仓促了,不如后天再出发?家里也好好生准备一下。”
沈老太太摆摆手道:“我自己的东西,丫鬟们都收拾得差不多了,也没有别的需要准备的。我就是过去避避暑,永州府实在是太热了。”
许氏只好又道:“不如还是我陪您一起去吧,老爷临出门前还千叮咛万嘱咐,一定要照顾好您的身子。”
“咱俩都出门了家里谁照看?”沈老太太瞥她一眼道,“你就不用操心了,有天舒陪着我,还有这么多下人,不会有事的。”
许氏心里慌得不行,却又根本找不出阻拦老太太出门的合理理由,还要硬着头皮道:“那我这就叫人去备车,明个儿一早趁着凉快早点出门,免得路上辛苦。”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新船说;https://25shuwu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', '')('沈仲磊两任夫人,刘雅轩算是大家闺秀,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,为人落落大方,却不免有些天真浪漫。
许氏说起来算是小家碧玉,需要在人的管理督促之下,才能做好自己分内之事,一旦让她自己面对,时不时就会因为目光短浅、心胸狭隘而出昏招。
沈老太太则与这两人儿媳完全不同。
她出身名门,娘家是有两百多年底蕴积淀的耕读世家。
当年加入沈家,也算是两大家族强势联姻、才子佳人的一段佳话。
谁成想过门后,先是长子不|良于行,给了她一个沉重的打击,让她一度在沈家抬不起头。
后来夫君的早逝,更是一度给她带来克夫的恶名。
但是沈老太太并没有屈从于命运,她不但好好养大了三个儿子,更是凭借自己的本事,坐稳了沈府掌权人的位子。
这其中的艰辛坎坷和不知多少次兵行险着的危机,时至今日,她在胜利者的位置上坐了这么多年之后,尚且不愿再次回想。
从发现长子身体有问题之后,沈老太太就开始信佛。
不但房间内常年供着佛龛,还时不时地给周围佛堂寺庙捐香油钱,逢年过节,遇灾遇难更是舍粥舍米。
每当遇到犹豫不决之时,她也喜欢一个人关起门来静静地礼佛,从而整理思绪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