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
第51章
眼前人年约三四十许,清瘦,穿着素白褙子,下身是一条秦州细法真红锦百迭裙,簪金博鬓,戴玉搔头。
皮肤白皙,双目盈盈脉脉,是个美人。只是上了年岁,隐约可见几条细纹。
生得倒是与林稹有几分像。
林稹思忖着,扫了眼这妇人身后跟着的周妈妈,恰是在大相国寺见过的那位。
哪儿还能不知道这人是谁?
“珍娘。”妇人张口,似有些哽咽,“都这么大了。”说着,伸手,想把林稹扶起来。
林稹下意识避开,自己站了起来。
见她避开自己的手,妇人心里一涩,又堆出个笑来:“我运气倒好,竟在这里撞见你。”
林稹注视着她,声色微冷:“你叫人跟着我?”
妇人微滞,抿抿嘴,无奈道:“大相国寺那会儿,我叫周妈妈请你去厢房一晤,你不肯。”
“前些日子我跑遍了各大佛寺道观,都没能遇上你。”
“百般无奈,出此下策,你不要怪我。”
林稹深呼吸一口气,只觉烦心事一桩接一桩。
“怎么了?”钱氏还在一旁的蒲团上磕头,听见动静睁开眼,蹙眉,起身,“这位娘子,你是?”
那妇人略揩了揩泪,温声道:“我姓霍。”
钱氏也不知道这妇人与珍娘搭话做甚,生怕她是个拐子,心里警惕,就一把扯住娇姐儿,将她拢来身后。
又蹙眉问道:“霍娘子可有事?”
霍氏微讶,没料到林家大郎竟从不曾提起过她。
又见钱氏只扯着娇姐儿,却不顾珍娘也站在一边,心里不免发酸。
继母到底是继母。
“没什么。”霍氏心里不快,神色也冷淡道,“只是我十几年没见珍娘了,想与她聊聊。”
这人可真够莫名其妙的。
钱氏皱眉,偏头道:“珍娘,你认得这位霍娘子?”
于是钱氏、霍氏就都注视着她,连娇姐儿都好奇望过来——
“不认得。”林稹神色淡淡的。
霍氏面色大变。
一旁的周妈妈护主心切,直白道:“二娘子怎的这样伤人?竟连生母也不认?”
生母!
钱氏当场色变:“你是珍娘母亲!”
“是我。”霍氏叹息,解释,“十几年前我与林家大郎成婚,得了珍娘。”
钱氏下意识抿紧嘴唇。
良久,又勉强自己挤出个笑来:“不知霍娘子此来,所为何事?”
“没什么,只是七宝会上,我母亲遇见了殷夫人,偶然听闻珍娘回京了,我想来见一见。”
钱氏面色越发难看。
这位贵妇人衣绫罗、着朱翠,她却布衣荆钗;论容色,人家保养良好,她已是褪花残红。
更别提这人前十几年怎么不来?这会儿孩子大了,倒是出来了。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', '')('我要回去了。你走不走?!”
“珍娘,你留下来,与我说说话。”霍氏扯住林稹袖子。
钱氏怒气冲冲,霍氏泪眼朦胧。
林稹夹在其中,顿时头大如斗。
见林稹不说话,钱氏更是心头恼恨。
果真是个养不熟的!她嘴唇抿得紧紧的,扯上娇姐儿,抬脚就走。
“娘——你慢点!”娇姐儿胳膊都被攥疼了,大喊道。
林稹无奈叹气,拂开霍氏的袖子:“霍娘子,我还是那句老话。”
“我没见过你,也不晓得你是不是个拍花子。你要来跟我谈,劳烦寻过我长辈之后再说。”
说罢,也急急转身,追上钱氏,徒留霍氏泪眼盈盈地立在原地,望着她。
这会儿哪儿还有心思去什么开宝寺,车上的气氛沉默的如同坟墓。
钱氏靠坐在车厢里,嘴唇抿紧,手揪着自己的衣角,胸膛起起伏伏,分明是胸口盘旋着一股恶气。
莫名其妙蹿出来一个原配!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?莫不是守了寡又想巴上大郎?
还有那殷氏,七宝宴上就碰见了原配的娘,怎么不告诉她?
钱氏越想越气。
气狠了,又不免庆幸起来。
万幸夫君不在,否则那人颜色生得颇好,两人又有个孩子在,万一……钱氏一口牙都要咬碎了。
“娘——你怎么了?”娇姐儿听得稀里糊涂的,却看得出钱氏很是生气,便害怕的依偎着她,“娘,你别气。”
钱氏回过神来,忍着胸口一股郁气,“娘没事。”
说罢,又忍不住质问林稹:“珍娘,你方才说,叫她去寻长辈,是什么意思?”
这不就给了那霍氏理由,直接找上林家吗?!
钱氏哪儿肯呢!
“娘,我方才那么说,不过是为了找个理由脱身。”林稹也很无奈。
“那也不能让她来家里啊!”钱氏脱口而出。
林稹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,钱氏这是怕原配夫妻重新搅和到一块儿。
怎么可能呢?林稹哑然失笑。
先不说钱氏生育了一儿一女,单说为公爹守孝三年这一条,林淮就绝不可能休了她。
休妻不可能,和离就更不可能了。
已经和离过一个了,再离一个,祖母都不会允许的。
“娘放心罢,祖母心里有数的。”林稹见她脸色不好看,叹了口气,劝慰道。
钱氏这会儿越想越坐不住,不免心酸起来,又是哀,又是叹,又是怨。
她一路勤恳,怎么落得这个下场?珍娘也是个没良心的,还有大郎,舍下她去考试,也不知考的如何了?那霍氏到底想干什么?
钱氏满脑袋胡思乱想,一路神思不属的回了房。
林稹也颇为烦恼,心知这事儿还没完。
果然,第二天一早,请安时,钱氏忽然开口道:“娘,我想着来了京里,也没给老家去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', '')('个信。”
余氏惊讶,都来了京里快两个月了,才想起来报信?
只是想了想,又点头道:“应该的,是得给你爹娘报个平安。”
见婆婆答应了,钱氏这才松了口气。
她想了一晚上,也没想出个好办法来。思来想去,只好给娘去一封信。
娘总有办法的。
“这样罢,采娘,你安排个急脚子去湖州,一道送去归安县钱员外家。”余氏吩咐道。
去了湖州哪能只送一封信?不得送些节礼?好端端的,又得往外掏一笔钱。
殷氏不情不愿,但也只能点头。
“还有,娘,我想着珍娘和娇姐儿到底年纪小,跟着我又是磕头又是跪拜,只怕累坏了。”
钱氏干巴巴道,“不如叫她们在家歇歇?”
余氏难免惊诧,殷氏更是惊异莫名。
是不是昨天发生了什么?余氏迟疑,想问,但见钱氏抿着嘴,手死揪着帕子,很是紧张的样子,想了想,到底没有问出口。
“也好,她们两个都大了,且跟在采娘身边,好好学学理事。”余氏道。
钱氏猛松了一口气,感激道:“多谢娘。”
林稹听得无奈,钱氏该不会以为把她关在家里,又不告诉祖母和殷氏原因,就能阻断她生母来找她罢?
信不信请安刚一结束,祖母和婶婶即刻遣人去问昨天发生了什么?
果不其然,众人又说了几句,便各自散场。
几个小娘子回了房,钱氏又心不在焉的出门去开宝寺。
室内只剩下余氏,便对着邓妈妈:“去问问清楚。”
殷氏更是,一踏出松鹤堂,即刻指使身侧王妈妈。
“问问车夫,还有嫂子身边的女使,哦,还有芙蓉,昨儿到底发生了什么。”
52·第52章到了半下午那会儿,邓妈妈\\x\\h\\w\\x\\6\\c\\o\\m(x/h/w/x/6/点看)!
', '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