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[三国]穿着龙袍穿越了!

关灯
护眼
第九章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('

第9章

刘秉咬了咬后槽牙:“……我是让你从营中找几个稍有见识的人出来,不是让你把人绑架回来!”

他原本想的是,不是还有一句俗语叫做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吗。

他多找几个人出来合计合计,就算不能想出个切实可行的办法,起码在张燕这里也不叫无所作为,至少有了个交代。

可这认知,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偏差。

张燕却是理直气壮:“那营中没有,不就得去外面抢吗?”

他们黑山军办事一向如此,河内富户有目共睹。

现在司马朗和司马懿也切身体会到了。

但他们最觉震惊的,不是自己被绑架的理由,而是张燕对刘秉的那个称呼。

“陛下”?

哪个陛下?他在喊谁陛下!

眼前这个身着布衣,面貌看起来不足二十岁的年轻人吗?

司马懿此刻已顾不得装作被吓到的样子了,直愣愣地睁开了眼睛,唯恐自己错过了眼前的任何一个细节。

对于年仅十一岁的他来说,今日发生的种种,已经完全超出了平日的认知。

是,他们兄弟都有早慧的美名,但……但是也用不着把他们丢到这样一个处境,来证明“早慧”吧。

那跛脚的年轻人仿佛忽然意识到了张燕先前的称呼问题,乌沉沉的眼光掠过了眼前的被捆缚的两人,随即一把将张燕从军帐中拉了出去。

两人的脚步声很快远去了,只剩下了这对倒霉的兄弟。

司马懿以耳贴地,认真听了一会儿,蛄蛹着挪到了兄长的身边。

他还没开口,司马朗就已猜到了他要说什么,“你别问我,我没有见过陛下。我参与朝廷考核,受封童子郎的时候,还是先帝在位,先帝也无需接见我们这些后生学子……”

“唯一能确定的只有一点,他的年龄对得上。”

其实刘秉在穿越之前正读大三,二十一岁的年纪。

但他毕竟不像司马朗一样长得着急,还在十二岁考试的时候就被人误认为谎报年龄,所以刘秉现在看起来,同十七八岁真没多大的区别。

就是这一句“年龄对得上”。

可这句判断并没有用。

司马懿低声喃喃:“光知道年龄对得上说明不了什么。按照父亲在来信中所说,陛下已被迎回洛阳北宫之中,不应该在这贼窝中。”

“慎言!”司马朗面色肃然。

他向来是个温和敦厚的人,但今日处境不妙,也不得不说话冷硬一些。“张燕虽是黑山贼,毕竟有朝廷封官在身,明面上还要称一句平难中郎将,将此地说作贼窝,将朝廷置于何地?让那张燕听到,你的小命也保不住。”

司马懿年纪虽小,却听得进去话,当即垂目认错:“是,我该说,皇帝不当在张燕军中。”

司马朗叹气:“但张燕也没这个能力伪造一个皇帝。”

不止是没这个能力,也不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营门一开,他们快步走了出去。

……

张燕目送着这一行人慢慢消失在了自己的视线中,面上冷然:“陛下用不上这些道不同的人,杀了就是,为何还要将他们放走,若是他们将您身在此地的消息泄露出去,岂不是有负您与卢公的筹划?”

刘秉不赞同地摇了摇头:“我不是让人暗中跟着了吗?你信不信,他们会回来的。”

他转头,眉毛一竖:“我还想说你呢,你绑谁不好,绑了这样的人!”

“选他们有什么问题?”张燕抱臂而立,余光见有人小心地摸出了营去,缀在了那一行人后面,神色稍霁,又反问道,“那司马朗既是河内人,又是忠君早慧的俊才,出来做官也是应当的。”

刘秉克制着冲动,才没向他翻个白眼。

他要说的哪里是司马朗了,而是旁边的那个“搭头”!

那个现在只有十岁出头,却因为家族遗传,看起来有十三四岁大的司马懿!

司马懿的名字谁没听过啊?

虽然他方才横看竖看,都没从这个年纪的小孩身上看出什么鹰视狼顾的样子,就看出了他比寻常孩童冷静得多,还是忽然觉得有点牙疼。

一想到他现在是“皇帝”,就不止牙疼,还有点胃疼了。

幸好他转念一想,自己这个皇帝的身份也没传播多远,等解决了此地的事情,在被人揭了老底之前,说不定就能找到跑路的机会,那怕这种历史名人干什么!

反而是司马朗司马懿两兄弟应该怕一怕他。

他们也当然会回来的。

他看似将两人放出了营地,却不许他们骑马快速赶路,还让人在后洞察他们的去向,一旦他们表现得稍有不妥,那要早夭的,可就另有其人了。

再说了,哪个十几岁的孩子听到皇帝疑似和贼兵头子联手,会不感兴趣,不想看看随后又会发生什么呢?

反正,他不能!

……

司马朗和司马懿也不能。

他们离开营地还不到半个时辰,守营的士卒就已来向刘秉和张燕禀报,先前离营的一行人等又已经回来了。

他们走得有多果断,回来得也就有多快。

司马兄弟的随从仍旧在外待着,又营中士卒看守,这兄弟二人则被又一次带到了刘秉的营帐中。

司马懿余光轻扫,瞧见营帐中多出了一个面色发红的小卒。

这人似乎是刚从其他地方跑回来的,应当是向面前的贵人禀报了一些什么,让刘秉的脸色比先前严肃了不少,也让他在转向这折返的两人时,显得有些兴致缺缺。

“不是说让你们走吗?”

司马朗与司马懿对视了一眼。

做兄长的那位恭敬答道:“若如先生所说,吕布奉董卓之命前来河内,只是他们将行大事的第一步,我等忝为河内人士,应当协助朝廷兵马阻止他。愿为张将军筹划,击退这并州武夫。”

他们自然不会说,这个折返回来也是因多疑所致,疑心这“放虎归山”并不是真心想放,此外,他们还想要弄清楚刘秉的身份。但反正有对抗董卓这么一个大好的理由摆在面前,他们为何不用呢?

可听在张燕的耳中,就只剩了愕然的反应:“……”

这还真叫刘秉给说中了!将这两人先给放了,果然是最好的办法。

现在反而是这两人出动要为他们出谋划策了。

果然,像他这样的莽夫,就是无法理解这些读书人的想法!

刘秉没有起身,只是抬手示意二人落座,沉声问道:“那么敢问两位,有何计策教我?”

司马朗眼见他这等上位者表现,又见张燕对于刘秉占据主位毫无异议,愈发确信了自己的判断。

不明内情的司马朗与司马懿已然相继入席,跪坐在了一旁的草垫上。

由司马朗开口答道:“我有一计,叫做将欲取之,必先予之。”!

', '')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