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太夫人的荣华富贵

关灯
护眼
第77节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那高僧真就长着一副神仙样貌,虽讲述的内容有些高深,但声音也好听啊,只听声音不究其内容,姜小霜真有一种春风拂面之感。所以去专门感受一次绝对不亏!

作为一个好闺蜜,姜小霜又绞尽脑汁地回忆了伊兰她们总结时说过的话,为肚子里同样没啥墨水的万商打了一个薄底子。她道:“那高僧说得天人感应,本质还是希望我们多做善事。只要我们人人心怀善念,老天爷感知到以后就会风调雨顺,让我们有个好年景;但如果心怀恶念的人远远多过心怀善念的人,老天爷就会降灾祸。”

听到这里,万商轻轻点了下头。如果内核还是劝人行善的那一套,那么就算套了儒家的皮子,也没什么不好的。说一千道一万,“劝人行善”四个字本身是没错的。

姜小霜又说:“至于善念具体指什么……”

在她参加的那场法会里,当时有人站出来提了一个问题。如果下仆犯错,我心怀善念宽恕了他,结果他后来犯了更大的错,甚至害了人命,那我最初的那个善念真的是善念吗?如果是,为何最后还会害了人命;如果不是,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善念?

“高僧就说五行相生相盛,应依五行解人事。按照我的理解,这话的意思就是世间万物自有其规律,顺应了规律就是善念,违逆了规律就是恶念。听上去有些玄吧?”

姜小霜看向万商,却见之前一直在点头的万商,这会儿竟然眉头紧皱。

姜小霜顿时就截住了话头。

万商沉默了好一会儿,才迟疑着说:“不知道是不是我近来过于敏感了。五行相生相克本没错,可一旦对应人事,只要有人的存在,这里头就会出现很多的可操控空间。”

姜小霜示意万商继续往下说。

万商道:“高僧是在暗示,犯错当罚是人世间的法度,所以下仆犯错时就应该惩罚他,这才是善念。但犯错当罚看似天经地义,本质还是人制定的条例,对不对?如果顺着他这个观点延伸开来,人首先要遵守律法,因为律法是人制定的法度;然后人还要遵守道德,因为道德也是人约定成俗后的一种良心上的法度;再继续延伸开来,那么世家推崇的那些个礼,也是一种人为制定的法度,世人是不是也必须遵守?”

万商幽幽地说:“不遵守就是无善念,就会天降灾祸哦。”

姜小霜:“!!!”

第101章

万商和姜小霜面面相觑。

真的是万商过于敏感了吗?或许是。

但姜小霜甚至不敢说一句“会不会是你想得太多了”。

因为, 万一呢?

万商抿了抿嘴唇。可能确实是她阴谋论了,但这番阴谋论却也不是无缘无故冒出来的。仔细想想一个和尚长得极其俊美,这原本就会叫万商心存警惕, 正如万商当初注意过苟太监和宋钰的外貌一样, 她都是在初见时就猜测他们绝对不是穷苦出身。

虽然尚不知道苟太监是什么来历,但至少在宋钰的身世上, 万商确实没猜错。

宋钰确实家世不凡,祖辈在嫁娶方面很有优势,基因经过了几代筛选, 称得上是优生优育;他舅舅舅母当初趁乱换假身份时身上藏了银两,这些年虽然没有露富,但也没叫宋钰过上极其艰苦的生活, 所以基因赋予宋钰的外貌并没有因为苦难折损。

两相结合才叫宋钰甫一出现在万商面前, 就是一个校草级的翩翩书生。

那么,宝济寺里新来的那位得道高僧, 他又凭什么能拥有这般的美貌呢?

姜小霜脑子乱乱的, 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舌头, 几乎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,毫无逻辑可言:“听说他之前是在东灵寺出家的,东灵寺在渤省, 我之前没有去过。渤省那边最出名的就是留山北堂了, 大半个渤省都由他们当家。难道是北堂搞得鬼?”

万商哭笑不得:“你这话说得……好似世家北堂是一种渤省土特产。”

“也差不多了!”姜小霜摆摆手,“渤省最出名的那几样,连我这种从未去过的人都听得无比耳熟的, 济民书院算一个, 东灵寺算一个,再就是留山县了。留山县是北堂的祖籍所在地, 基本上一整个县都是姓北堂的。又知道济民书院背后也是北堂。”

北堂在渤省真称得上是一手遮天了。

虽说知县、知府这类的官员都由朝廷委派,但渤省那边的知县、知府想要当好他们的官,就必须去留山拜码头。如果叫留山北堂不满意了,他们的官很难当下去。

或者说句犯忌讳的,北堂就是渤省的土皇帝。

姜小霜喃喃道:“可留山北堂那么大的一个世家,他们派一个和尚行美人计是几个意思?”整个济民书院都为北堂所用,北堂想做些什么,在朝堂里分明不缺人手。

一个俊美的和尚固然会叫贵妇人们热衷于跑寺院,热衷于听他传法,甚至热衷于给他布施,但也就是这样了。贵妇人们多少有一些脑子,不会真和一个和尚发生什么,更不会与他私奔……无论怎么想,姜小霜都觉得叫和尚来施美人计没啥大用啊。

万商被这个“美人计”的说法雷得说不出话来。

姜小霜又说:“难道他们真的就贪图那一点布施?哦,不是一点布施,我听说她们有些人每逢布施都是八百两、一千两这么来呢,但北堂不是有一座金矿吗?好像是前朝还是前前朝的皇帝允了他们,许他们私有的。他们还自己制盐。他们缺这个八百两、一千两?”难道越是有钱的人越吝啬?连贵妇人钱袋子里的那点银子都惦记着?

万商赶紧把姜小霜跑偏的思路拉回来:“不是美人计。重点不是那和尚长得多好看,重点是他说的那个批了儒家皮的所谓的天人感应。他长相上的好看,我猜更多是为了营造出一种他天生相貌不凡、是真正的菩萨转世,因此他说得都对这种效果。”

不过万商也赞成姜小霜的一部分看法:“但这事确实疑点重重。”

如果世家的目的是想把他们的“礼”推到更高的位置上,那完全可以借由济民和秋蕴两家书院来完成。要知道读书人对神佛的态度是“敬鬼神而远之”,他们或许会欣赏某个和尚的谈吐,但绝不会沉迷于和尚的传法。再美貌的和尚都不足以说动读书人。

万商猜测道:“难道是想要打造出高僧的形象,然后送进宫去?”

进宫去蛊惑圣上?

要是只针对皇上一人,那迷信手段有时候说不得真能起奇效。

但万商很快又否决了自己的这种猜测:“不对,我们的送鸡铺如今还承担着在民间破除迷信、启发民智的职责呢……”这是皇上一力施行的仁政,因破除迷信送出去的免费鸡崽直接由朝廷掏钱补贴,积少成多也是不小的投入。皇上都不愿意叫百姓太沉迷于神佛之事,他自己能上这个当?不可能吧!除非他不幸在未来得了老年痴呆。

那就是世家又走了一步臭棋?

更不可能了!如果把世家想得太过愚蠢,那万商日后肯定连怎么死都不知道。

换个角度想想,要是万商打算通过送鸡铺来算计世家,这个事情被世家察觉到了,但世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,他们只知道送鸡铺这个明面上的手段,不知道万商还有近亲成婚不利子嗣的底牌,那世家是不是也得嘲笑万商:“真是好一步臭棋!难不成在民间多送几只鸡崽,赢得那些贱民的心,就能带着贱民毁我们声名了?天真!”

所以,万商之所以觉得世家这步棋没走好,说不得只是因为她没有察觉到世家真正的底牌。

假设宝济寺的那位得道高僧真和北堂有关……

万商问:“北堂手里有没有可能藏着一股为数不少的私兵?”

姜小霜:“!!!”

万商说:“先别急着震惊,我手里什么证据都没有,纯粹就是一种不怎么负责的猜测。我只是觉得北堂那么有钱,说他们富可敌国,绝不是一句夸张的话。有钱就能养兵,还能养得兵肥马壮。何况留山县早被他们经营得外人插不进手了,谁知道他们庄子上有多少佃户、多少隐户?有没有可能这些佃户、隐户里就藏着他们的私兵?”
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