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
第134章三尺雪92
【两汉之际,方术盛行。】
【便有胡教西来,以为异域法术。】
【佛教、祆教、摩尼教等,于中原大地,交相辉映。】
【然百姓崇佛,尚道,拜火。】
【只为于乱世之中,渴求神佛庇佑,平息诸毒,诸苦,诸死。】
【令世间乾坤朗朗,清净无垢,得大光明。】
【奈何人世轮回,苦集灭道,见思十惑,诸般纷扰。】(注1)
【唯有身如琉璃,内外明彻,净无瑕秽,方能光明炽然,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。】
【第一果为须陀洹,初信菩萨断见惑。】
【施主与众生解冤结,三世冤业罪消灭。】
晏寻真沉吟片刻,还是忍不住说了句:“系统,我觉得,光凭你这段解释,佛道祆摩尼四教的传人,都该找你麻烦了。”
哪有人这样杂糅的啊!
东一榔头,西一棒子。
若不是晏寻真进入副本后,大部分时间在翻阅藏书。
尤其在北魏皇宫的时候,针对性补了佛教经典。
加上回到十六年前,得到一部分“风遥极”的记忆,同样也将对方的知识接收了过来,懂了不少祆教和摩尼教的经文。
否则,光系统这段描述,他都可能看不懂,更不可能立刻就清楚每句话的梗和出处。
【特殊能力:光明琉璃。】
【拥有者:风遥极。】
【世人寻求净土,东方净土世界,名曰“净琉璃”。】
【药师琉璃光如来,除一切众生病,令身心得安乐。】
【此佛誓愿不可思议,纵身患重病,死衰相现,亦得苏生续命。】
【持有者濒死之际,若发自内心,坚守本愿,为深陷无明痼疾的众生发下大宏愿,便可延续死而复生,延续自己的性命。】
【注:此项能力在持有者主动发下宏愿之后,方会显现!】
哪怕晏寻真早已猜到,风遥极的另一个特殊能力,必定和儒释道交融的文化背景,甚至更多的异域宗教有关。
但他也没想到,这个特殊能力的解锁竟然如此苛刻。
首先,持有者的意志必须极度坚定,不在尘世纷扰中迷失,才能称得上“本愿”。
然后,持有者必须在濒死之际,依旧想着他人,甚至愿意为了拯救众生去死——真心实意,不惨任何虚假。
作为善行的回报,“神佛”亦或是说“奇迹”,才能降临。
“宏愿么?”
晏寻真凝视着系统面板,不知在想什么,片刻后才道:“走吧!”
******
十六年后,金陵,皇宫。
妆妆和张、孔二妃焦急等在一旁,大气都不敢喘,却见诸葛偃忽然呕出一口鲜血,面色是前所未有的灰败:“竟是——如此——”
眼看他整个人如蜡像一样,逐渐失了血色,妆妆急得不知该怎么做,却听见百晓生大喊:“玉钗!玉钗在你那里吗?”
妆妆连连点头,将玉钗递给狂奔而来的百晓生。
就见百晓生从玩家背包里拿出另外半股玉钗,合二为一,然后默默念了什么,才阻止了诸葛偃情况的恶化。
百晓生的脸色却依旧很难看:“以气运弥补,乃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。”
“走,我们快去交战地点,现在唯有北山宫主能解决此事!”
他一边说着,一边已经召唤出诸多木牛流马,将所有人全都负载起来,横冲直撞,神挡杀神,佛挡杀佛。
待到了满目疮痍的皇宫,却不见高澹尸体,唯有梦还京瘫在地上,呼吸微弱,近乎死去。
“他体内的天蚕蛊已经不见了!”百晓生错愕,“怎么会?”
“以北山宫主的人品,不至于做这种事啊!”
就在这时,诸葛偃含糊地说:“来了——”
百晓生心中一跳,忽然感觉莫大的恐怖席卷了自己的全身,冥冥之中的警觉提醒他,不要往天上看!
几乎是拼着最后一丝力气,百晓生大吼:“低头!”
******
与此同时,洛阳城中,亦是乱作一团。
车三等人的算盘,虽然已经被贾宥看破。
但天底下的计划,都是需要人执行的。
贾宥若能亲自盯着,或者派张华等人杰前来,强势以武功镇压,甚至大开杀戒,玩家们都不一定会得手。
可他们这等紧要之人,全都将心思投到祭坛上了。
剩下执行的弟子,实力良莠不齐,又不完全都是北山宫的人。
北周和北山宫,本身就有点不对付。
加上本来就有一部分北山宫人,与河西玩家关系莫逆,不愿真的下死手。
何况玩家肉眼可见情况不对,这一次是真的拼了命。
泽的道具之神异,也无人算到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泽竟然真的带着车三,见到了北周的少年天子,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,痛陈严思蓉继续掌权,对北周天子的威胁。
“昔日北魏文明太后,与帝不和,便将皇子带去抚养。”(注2)
“而后帝莫名驾崩,皇子登基,对祖母极其恭敬。”
“如今陛下也已经大婚,宫中美人众多,若诞下皇子……”
你不就没用了吗?
北周天子当然有这样的害怕,可严思蓉掌权并非一两日,威仪深重。
此时又搭上北山宫,他自然会有顾忌。
泽却已经了解目前情况,立刻表示:“此乃北魏都城,北魏高手尚在。”
“再说了,北山宫主临行前分明要求,厚葬北魏太皇太后与秀荣王。”
“对于北山宫要运走二位贵人遗体之事,北魏上下多有微词,全靠北山宫武力镇压,才没有掀起风浪。”
“如今北周却将秀荣王的遗体作为祭品,亵渎北魏尊严。”
“北魏上下,难道就没点想法?”
“何况荧惑守心,本就应君王遭劫。”
“倘若太后不出事……难道陛下愿意为苍生一死吗?”
三管齐下,果然令北周天子意动。
就见这位少年天子沉吟片刻,便道:“想要诛杀太后,怕是很难,可要太后停手,却有一个方法。”
“太后寝宫之中,有一位幼女,乃是先帝之姊襄阳公主的女儿。”
“襄阳公主对太后有恩,又亡故得早,太后便将其女接入宫中,亲自抚养。”
泽听闻此言,不由皱了皱眉。
他已经听明白了北周天子的意思——就是要他们绑架这个女孩子。
毕竟,此女的身份,与严思蓉养女无异。
倘若严思蓉想要进一步加强对天子的控制,将此女嫁给天子为皇后,亲上做亲,才是最正确的做法。
公主之女为太子妃、皇后,本就是南北两朝的常事。
身份、地位、血统,也没有不匹配的地方。
而且,严思蓉肯定不会觉得养女当皇后不好。
哪怕是个寡妇皇后、太后,也比嫁给某个臣子好。
她不这么做,唯一的原因,只可能是这个女孩年纪太小了。
一旦当了皇后,就有可能怀孕,从而难产,最终一命呜呼。
北周天子的做法,等于让他们去绑架一个十岁以下,甚至更年幼的小女孩。
泽实在没脸做这种事。
哪怕知晓人命关天,玩家们的性命全捏在贾宥、严思蓉等人的一念之间。
北周天子是否愿意合作,又全靠自己交涉成功与否。
可泽只要想到妆妆,想到风遥极救了他们,想到【三尺雪】的核心设定,就不想触犯这个底线。
故他咬牙说:“我虽不是什么好东西,却也不对老弱妇孺下手。”
“异人们也是如此。”
“他们或许会拼上性命,杀了太后,也干不出拿小女孩当筹码的事情。”
北周天子就是要他们杀了太后!
眼见自己的诱导成功,这位少年天子笑了:“成交!”
******
严思蓉站在祭坛,望向火红的苍穹,就好像看见了十六年前,行宫铺天盖地的大火。
她闭上眼睛,沉默片刻,才自言自语般发问:“贾叔纪,你可知,为何你设计我身份暴露,云哥却未有丝毫阻拦?”
然后,不待贾宥回答,她就轻声道:“因为他觉得我做错了,而这份错误之中,也有他的一份责任。”
她在北周励精图治,方能尽可能汇聚天子气运。
却又不能让北周真的君明臣贤,避免到时候她要投降北齐,让北地归高澹一统,群臣却拒绝投降,愤而自尽。
所以,她以美色、权力等诱惑,令朝堂上的高官显宦,都是有才无德之人,又以刀枪逼迫他们不敢太过贪婪放肆。
“我们一直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,一直。”
“可我也总在想,我们认为对的事情,云哥是这么看的吗?”
“他没有阻拦我们,究竟是因为他认同我们,还是他已经做了决定,要替我们承担罪责?”
贾宥早已意识到严思蓉的犹豫——她并不确定献祭玩家的事情是对是错。
如今再听见严思蓉的理由,不由冷笑:“你们吕氏族人,果然是一脉相承的毛病。”
“到了最关键的时候,只凭感情用事,从来不会做最对的抉择。”
他话音刚落,便闻场外喧嚣之声,似有兵马来袭:“北魏高手,忽然连同北周高手,以及异人们,一并反水。”
“观主和左护法正在抵挡,务必让他们不要破坏阵法!”
“可那北周天子,说,说——”
严思蓉神色一变,已经想到了对方会用什么卑鄙的手段对付自己。
果然,下一秒就是:“说太后若不停止阵法,束手就擒,就杀了窦小姐!”
严思蓉死死咬牙。
贾宥目光森冷:“君主救命之恩,天下兴亡之数,难道抵不过恩人之女吗?”
然后,就见贾宥睨着来人,冷冷道:“传话过去,窦小姐乃是吕氏家主的恩人之女,她若无事,一切皆好。”
“她若有事,宇文氏上下,必不会留一个活口!”
听见贾宥这话,来人大骇:“自古以来,便没有将前朝皇族杀戮一空的道理,就连那曹氏、孙氏,也……”
却在面对贾宥的目光时,不自觉低头。
很显然,“毒士”贾诩的赫赫威名,在这种时候极具威慑力。
不光传话的人紧张,这话传到乱军阵中,所有人都慌了。
贾诩的传人,从来没有说大话的先例。
说杀你全家,那就一定杀你全家。
若是碰到旁人,你说不定还能秘密送走一两个孩子,保住血脉。
可贾氏的“望气术”一向神乎其神,想瞒过他?
开什么玩笑!
咱又不姓诸葛!
一时间,这年幼的女孩竟成了保命符,被一众高手争来抢去。
泽和车三等人看到这里,不由暗骂“乌合之众”,却忽然感受到极其恐怖的力量,下意识低头。
那些高手的感觉比他们更加敏锐,僵在原地。
手中的小女孩,瞬间跌落!
眼见惨案即将发生,一袭白影掠过。
还没意识到发生什么事的小女孩,只觉风雪之气袭来,却没有一丝寒冷的感觉,反而是莫名的透彻。
就像是……雪后并不温暖,却足够明亮的阳光。
只见风遥极将小女孩放到严思蓉身边,平静道:“你们都退下吧!”
严思蓉搂住惊疑未定的小女孩,贾宥却已经明了——这来自天上,莫可名状的力量,就是他们最后的敌人。
只要打开定陵,以异人为祭品,这恐怖之物的目光,就会像见到了诱饵的猛兽,随之而去,尽归定陵。
天下又可获得至少两百年安逸。
汉室江山也将复兴。
“为何?”贾宥握着扇子的右手,已经青筋毕露,“为何不肯走最好的路?”
风遥极没有回答贾宥。
他只是望向小女孩,语气放轻了一点:“你出身自扶风窦氏?”(注3)
贾宥和严思蓉听见这问题,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了。
风遥极何曾在意过任何人的家世?
小女孩也不是一般人物,在熟悉的怀抱中,竟然很快就稳定了下来,无比认真地说:“我祖先本在代北,名唤纥豆陵部。”
“北魏改胡为汉的时候,要求我们选择汉姓。”
“先祖早就听说,汉人之中有个姓窦的大英雄,一直打到了燕然山下,非常仰慕。”
“他希望我们的族人也能像这位大将军一样勇武,于是,我们纥豆陵部便改姓为窦,然后寻根溯源,寻找自己和扶风窦氏之间的关系。”
说到这里,小女孩挺起胸膛:“虽然人人都嘲笑我们是胡虏,只是仗着权势,厚颜攀附扶风窦氏这样的汉家名门。”
“但大将军姓窦,我们也姓窦。”
“大将军出身于扶风郡,我们现在也住在扶风郡。”
“焉知我们这一脉中,不能出勒马燕然的大将军?”
听见小女孩的话语,犹如霜雪的北山宫主,第一次露出了笑意。
他望向贾宥,轻声说:“这就是答案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注1:作者演化了一些各家典籍(有可能不伦不类),不要在意这些细节,实际上就是说药师琉璃佛,或者说“光明”和“澄净”,还有去见惑思惑一些东西。
******
注2:这里是说北魏冯太后,汉化改革的猛人,与皇帝政见不合之后,疑似(大概率)干掉了皇帝,扶持孙儿登基
******
注3:扶风窦氏是两汉的名门,源头是汉文帝的窦皇后(就是电视剧里那位差点废掉汉武帝的太皇太后),所以窦氏在西汉一直都很显贵,累世在扶风郡为官。
等到了王莽篡汉时期,天下大乱,窦皇后弟弟章武侯窦广国七世孙的窦融割据河西,最终在刘秀称帝后,决意归汉。
所以扶风窦氏,又成了东汉名门,东汉“六后临朝”的六位皇太后中(称“朕”,听政不需垂帘,与皇帝分坐东西二面,列入帝王本纪),就有两位皇太后出自扶风窦氏。
下文提到的“大英雄”,就是以“勒石燕然”名留青史的东汉名将窦宪,也是开创“六后临朝”的章德窦皇后的兄长。
********
这一章本来应该算昨天的双更,深夜写完该放出来的,但算了一下进度之后,还是放在今天好。
以及,今天还有一更。
第135章三尺雪93\\x\\h\\w\\x\\6\\c\\o\\m(x/h/w/x/6/点看)!
', '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