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穿成吕雉心尖崽

关灯
护眼
第 181 章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('

第181章

远在寿春的淮南王刘长打了个喷嚏,眼底满是不悦:“谁在念叨我?”

深得他心的贴身内侍笑道:“许是陛下在惦记大王呢?大王身处淮南()•(),心却与陛下同在。&dquo;

刘长瞬间就精神抖擞↑[(.)]↑()•(o),他用赞许的眼神望向内侍,插秧的动作更有劲了。

这些日子,他使劲在国内搜刮擅长育苗、育种的人才,却实在有些失望,觉得他们不如董公董安国多矣,这样下去,劳什子软稻什么时候才能培育成功?

这可是他拍胸脯答应过陛下的,大丈夫绝不能食言。

可恨那刘恒早他一步,让陛下心软告诉他了养牛法,才有代国如今的脱胎换骨,否则如何能与富庶的淮南相比!

唾骂了一番代王,刘长又在心里谋算,不如明岁去长安贺年的时候,邀请董公与农家子弟前来淮南,寻找新型稻种。就算找不着,能够提升土壤肥力也是好的,南方多水田,与关中的地势不一样,他研究了这么久,也算有了心得,只等董公前来解惑。

刘长美滋滋地想,幼弟欣赏有能力的人,他可不能固步自封。

淮南国丞相来找人的时候,发现大王又待在田间,不禁心里欣慰。

大王虽然疯了点儿,可这疯劲用对了地方,而不是天天举鼎,实在是农耕之幸。眼见淮南王风评逐年上升,如今大王问的一些农业知识,连他都回答不上来了,国相一边翻书一边找外援,认为这是幸福的烦恼。

不过当下,他有要事汇报:“御史大夫查明了衡山郡长史颇有欺压农人之举。其子横行乡间,曾破坏农田,强占农家女……”

刘长直起身,眼不自觉红了红:“你说什么?”

国相连忙安抚:“臣已经遣兵士前去,大王莫忧。”

刘长也没心思插秧了,他在心里嗜血地想,找死!

面上冷冷地道:“回宫。孤的鞭子已经很久没有启用了……”

刘越不知道他远在淮南的七哥,小小年纪已经快进化成了农业专家,但对刘长在淮南国的作为还是知情的。

梅花司的业务一天天扩大,南边不断传回的线报,上书淮南王不仅扶持农桑,还深恶痛绝利用特权、在他管辖的地域横行霸道之人,刘越对此分外欣慰。

这份欣慰,就不必和四哥讲了。

当下,皇帝携代王去往宣室殿前殿,那厢,长乐宫的太后也正准备动身。

薄氏立在她的身后,从宫人手中接过腰封,吕雉察觉不对,回头扫了一眼,不禁挑起眉梢:“你都是王太后了,这等服侍人的事,就交给侍女来。”

薄氏笑笑:“侍奉您乃应有之义,不论是从前的薄姬,还是如今的代王太后。”

见劝不动她,吕雉也不再管,内心却是极为满意。

若薄姬因着天高皇帝远,从而对她失了恭敬,那对于代王母子的态度,她就要掂量掂量了,她决不能忍受喂出一

()•()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“……”

陛下在笑什么?

吕雉慢慢地啜饮美酒,与薄氏谈天,任谁都能看出皇太后的心情愉悦,又过了一刻钟,内侍匆匆在她耳旁说了什么,吕雉便笑:“都准备好了?”

大殿安静了下来,吕雉看向桃侯的位置,轻拍掌心。

宫灯闪烁,啪地陷入黑暗。

《远行记》开始了。

在第二部话剧筹备期间,桃侯府着实不怎么太平,还有彻侯送上美人,想要桃侯透露一二剧情,被他撵鸡似的撵了出来。又有梅花司暗地里把控,主演们迫于压力,将保密工作做得极好,故而直到今天,就连丞相曹参也只知其名不见其声,不知道第二部话剧讲了些什么。

只见幕布缓缓拉开,开头便是惨烈的战场,刀剑声,杀伐声,仿佛有血腥味流淌。

第一部话剧的场景不够精细,布局稍显简陋,到了第二部,便彰显出质的飞跃,连鲜血都显得逼真,文武百官全都被镇住了,霎时屏住呼吸,身心沉浸了进去。

这是和匈奴的战场。

大汉与匈奴势均力敌,甚至有着小范围胜利,奈何边境生灵涂炭,百姓无法再坚持下去,于是两方议和,汉朝派出使团。

谁知使团刚到龙城,恰逢白羊、楼烦两部出尔反尔,两王派出新的人手南下掠夺,为首的使臣大怒,丝毫不怕地高声与匈奴单于理论,单于表面惭愧,转过身,却是敷衍地叫人阻止,实则颇为纵容。

这下捅了马蜂窝了,使臣态度强硬,日日找上单于,其言语激烈,才智无双,叫单于起了爱才之心。终于有一天,他扣押了整个使团,点名叫使臣归顺,郑重地与左右道:“大匈奴缺乏像他一样忠诚的人。”

嘎吱一声,樊哙面前的酒盏被捏碎了。

曹参呼吸重了重,从前上过战场的将军们,差些坐不住了,若不是知晓这是话剧,是假的,他们怕是要削了这单于的狗头。

扮演单于的演员已经换了好几轮了,如今站在殿中央的,出身游侠,胆气着实不小,尽管如此,他还是有些慌。

要不是桃侯给予的钱财吊着,他早就提桶跑路,任谁排练的时候被其他主演阴恻恻地盯着,小心肝都会止不住地发抖……

此时此刻,面对弥漫整个大殿的杀气,他卡了数秒,还是坚强地演了下去。

桃侯抹了把汗,心道这一关算是过了,本侯的特训还是有用的。只见单于对扮演使臣的主演道:“如果你归顺,我就把最宠爱的女儿嫁给你。”

使臣不屑一顾,朝他吐了口唾沫:“蛮夷无耻!”

宣室殿爆发了一声“好”,话剧还在继续。

单于有些生气,但还是惜才,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欣赏。他不断地使出伎俩诱惑使臣,钱财,女人,甚至匈奴中等部落的王位,使臣一个都没有动心。

问他想要什么,使臣说:“归汉。”

单于舍不得,他对此人生出了忌惮,觉得使臣仇恨匈奴至此,放他归去,无异于放虎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归山——但杀他又不忍心,于是权衡之下,把他放逐到了北海。

北海是什么地方?人烟罕至,荒芜严寒,为了羞辱使臣,单于指着周围稀少的羊群,说如果你成功让羊群繁衍,我便让你归汉。

使臣沉默了。他握着汉朝符节,变得蓬头垢面,待羊群诞下第一只小羊羔的时候,远远眺望着南方,他的故乡。

可是单于没有来。

演到这里,王太后薄氏流下了眼泪,刘恒吸了吸鼻子,无数大臣握紧了双拳。

使臣早就有了心理准备,他没有失望,面色依旧傲然。他日复一日地生活在北海,头发白了,符节上的旌毛也掉了,直到符节变得光秃秃的,他的脊背也佝偻了。

已经二十年过去。

……

席间传来一声啜泣,刘越一眨不眨,十分满意主演的演技。

他头一次看排演的时候,悄悄用手揉了眼睛,转头平复了很久。这个主题比他想象的还要让人震撼,让人动容,而作为灵感来源的苏武,当下还没有出生——皇帝陛下悄悄说了句抱歉,就让这辈子的祖宗挪用一下故事,他也发誓,这个故事往后不会再有。

皇帝陛下在心里夸奖,群臣的心态快崩了。

二十年!人生有几个二十年?!

有人受不了想要离席,顾及场合这才按捺了下来,心口一抽一抽。好在结局将至,他们看着使臣眺望南方,终于等来了汉匈交战,汉朝大胜的消息!

又又有酒盏碎了,此时无人在意。

这回匈奴被打怕了,主动向大汉求和。赔偿什么的还在其次,南方强盛起来的王朝强硬无比,要求他们归还扣押的所有汉人,不论是人质还是奴隶,活要见人,死要见尸!

向来板正的御史大夫深吸一口气,激动得脸都红了,心道我大汉难不成终有这一天吗?

周勃红光满面,陈平目光炯炯,他们目视着结尾,也就是最为感人的一幕上演——

匈奴最终同意了。

北海放牧的使臣,同样在归还的名单中,白发苍苍的使臣,面庞已然爬满了皱纹。他持着光秃秃的符节,衣襟右衽,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南走,嘴里喃喃念叨着两个字:“归国。”

归国!

吾没有叛汉,吾始终是汉人。

目睹这一幕的群臣心态还是崩了。

曹参扭过了头,不让别人看见他眼眶发红的模样,樊哙与彭越嚎啕着,哭得殿宇都快震动起来。韩信直愣愣地坐着,指尖深深地嵌入了掌心,他在心里默念,匈奴……

殿内哭泣此起彼伏,刘恒哭得尤为大声,不知道为什么,这部话剧戳得他心都碎了!

许是见过战争的残酷,才更知道忠汉者的可贵。朦胧间,他见一旁的窦长秋眼泪啪嗒啪嗒流,一副快要哭昏过去的样子,连忙扯了扯她,示意她坐一会。

窦长秋摇摇晃晃地坐下,隔了几秒,和代王抱头痛哭。

这时候,没人在意什么身份不身份,宣室殿被哭声笼罩着,时不时响起一声:“单于赴死!”

“匈奴尔敢——”

“二十年……呜呜呜……归国……”

“我大汉终有这么一日!”

这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,一片起此彼伏的附和声。

坐在高处的天子太后也不自觉感染了。

吕雉闭了闭眼,缓缓吐出一口气,不但为幼子的奇思妙想所惊叹,还为桃侯的执行力,桃侯简直……做出了一方大杀器。

若推广下去,匈奴,怕是要成为全民之敌了。全民皆复仇,何人不能戮?

刘越低下头,抽出一方新帕子,使劲按了按脸。

很好。

爱国教育圆满成功!

第182章!

', '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