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穿成吕雉心尖崽

关灯
护眼
第 226 章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('

第226章

一个月前,长安接到线报,萨满神与新继任的单于进行角力,萨满神另择右贤王为主,匈奴内乱将起,朝臣当即炸了锅。

他们还没收到新单于递交的国书呢,连怎么称呼新单于都不知道,竟然从天而降一个大礼包?

冒顿派遣了大半的主力去西域,而今单于庭又陷入内战,若不抓住这个机会,可真就成了千载难逢的罪人了!

这些年,细数他们与匈奴的交战,就算赢也只是小胜。游牧的蛮夷实在太灵活了,一旦打不过就跑,迄今为止他们最大的战果,便是让五千南下的匈奴人全军覆没。

虽然有对方轻敌的缘故,但在满朝文武看来,大汉的军械装备,已经实打实地胜过了匈奴,就差一场直驱千里的出塞来证明了。

陛下英明果断,内政上蓄意改革,然而在用兵这一块,十分地小心谨慎。陛下命边境军卒屯田,能不惊扰百姓就不惊扰百姓;命将领与匈奴交战,也多是反击而不是主动攻打。

在他们看来,陛下的决策是对的。从前,大汉尚且支撑不起大规模的用兵,而今休养生息、厉兵秣马多年,老臣们血液里奔腾的仇恨非但没有熄灭,反而越发鲜明——

终于等到合适的时机,又有谁会放过?

大朝会上,樊哙捶胸顿足:“可恨俺年纪大了,领不了兵了,否则定要和那些蛮子交手一番!”

深感遗憾的不仅仅是樊哙。这些老将军们大半已经颐养天年,剩下的也只是挂个名头,平日去太学教教书,如今活跃在前线的老将,只剩韩信彭越他们俩了。

陈平笑着道:“便是襄侯维棘侯,不也逐渐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?如周亚夫郅都张辟疆,可都是后来居上的小将,天赋不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差。”

这话说得极为中肯,周勃微微一笑,内心深感骄傲。

周亚夫,他家的!

好好一场大朝会,差点成了忆往昔岁月,君臣们就着出兵的人数讨论许久,最后刘越拍板:“那就十万大军——也该和匈奴试一试了。各地军卒需要动员,粮草器物也需要准备,只有一个月的时间,少府可会觉得吃紧?”

阳少府接近退休,如今做主的少府丞正是前郑县县令、留侯世子张不疑,上个月刚刚调回长安。诏书一下,所有人便知晓,九卿之中的少府非张不疑莫属了。

闻言,张不疑出列道:“臣大致计算过,十万人的量恰能供给。少府自当尽力而为!”

刘越颔首,又一一点明与出征相关的朝中大臣,大臣们无一不下了军令状,发誓拼尽全力做好后勤。

整个朝堂都运转起来,从休养生息的模式转化为对战匈奴专供版。人人像是上紧了发条,长安城陷入紧张的氛围,连周昌也没有时间天天进谏了,皇帝的预言成功实现,如今再也没有人盯着皇后之位,而是盯着千里之外的战果。

事实上,十万军队,远远没到大汉臣民供得起的最高人数,真要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想到这里,右贤王大吼一声:“注意保护萨满神!给我杀!()•()”

“杀——⒐(五#六二)⒐[(.)]()•()”唧唧哇哇的叫喊声响彻天际,随即是刀剑入肉的铿锵声,被马践踏的惨叫声,清澈的河流很快染成血色,往下俯瞰,一片人间炼狱。

徐生这头,围绕他的都是被洗脑了的匈奴贵族,加上“神丹”的吸引力,一大堆奴隶、骑兵在射雕者的带领下堪称悍不畏死。眼见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怎么也攻不下来,稽粥亲信所率的部队转而去抢漫山遍野奔逃的牛羊了,大单于有令,牛羊能抢多少是多少!

牧民所在的帐篷很快陷入混乱,右贤王见此,继续冷笑大吼:“稽粥小儿卑鄙!快给我杀,杀光他们!”

厮杀从白日持续到午后,一眼望去,双方杀红了眼,都快认不出来谁是敌军谁是自己人。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,徐生眼神闪烁了下,掌心不自觉地紧握在了一起。

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隆隆的马蹄声,徐生心神骤松,紧接着惊恐大喊:“是单于庭的援军!快逃——”

向来成竹在胸的萨满神喊出这话,所有人方寸大乱,逐步占据上风、眼见胜利曙光近在眼前的右贤王部队也慌了。

在他们看来,这只是单于庭发出的第一波截杀,怎么还有援兵到达?

第一次出兵就要闹得你死我活,老上单于难道是疯了不成?!

稽粥疯没疯不知道,援兵却是实打实地来了。他们身穿单于庭的骑兵装束,口中怒吼发出吱吱哇哇的鸟语,□□的马匹在阳光的照射下,闪着微弱的铜光。

还不等他们探究援兵的马儿有何不同,冲锋已经到了。援兵目标明确,冲完一波就调转方向,奔着驱赶牛羊而去,十分的令行禁止,他们想追都追不上。

这下好了,右贤王认定这是老上单于的诡计,先前不过虚晃一枪,稽粥是要让他的牧民放不上牧,回到领地也只能挨饿冻死!

简直小瞧了这个侄子了,他气得眼眶充血:“别管他们!先把跟前的人杀光,再救牛羊!!”

若说先前的局势是混乱,而今混乱加倍,在匈奴人不知情的情况下,他们交战的阵型逐渐被分割成几个小块,仔细望去,像是一个个“井”字形——

隐秘的山坡上,韩信放下墨家人制作的小孔镜,认为时机已至,示意手下改变旗语。

同时也是给彭越率领的主力传递讯息:“轻骑完成任务,重骑绕后成功。全力出击,愿大汉万年!”

听到传令官的低语,彭越双眼一亮,浑厚的大嗓门响彻军中:“儿郎们,我们的活来了!”

“那张舆图看了没有?匈奴龙城就在北方,待我们解决了右贤王,去龙城烧杀劫掠个痛快!!”

同样的时间段,接到汉军出塞消息的老上单于神色大变。

他百思不得其解,汉人是怎么瞒这么久的,而匈奴这边半点讯息都没有听见,难不成周边部落的首领,都瞎了聋了不成?!

汉军的目标是谁,是右贤王的部队,

()•(o)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还是他的大本营?现下龙城留存的兵力并不多,绝大部分都直奔右贤王的领地而去,准备以逸待劳,给即将到达领地的右贤王来个釜底抽薪——一路上的阻杀不过障眼法而已,而今,这群人恐怕离龙城都千里远了!

稽粥一颗心沉到了谷底,他恍然间意识到了什么,汉军对匈奴的情势恐怕了解颇深,而他,却对出塞的兵力一无所知。

匈奴出了奸细,这是毋庸置疑的了,而这奸细到底做到了什么地步,最重要的龙城舆图,和草原的山川地形,汉军会不会知道?

若是他的老师赵壅还在就好了!

……

在混乱的匈奴军队中杀进杀出,周亚夫前所未有的痛快,仿佛这些年积攒的嗜杀,沉郁与仇恨,全都得到了释放。

在他的眼中,匈奴蛮夷连猪狗都不如,头骨来当他的脚踏,他都不屑。

从前的冒顿单于自称控弦之士三十万,而今二十万都在西域,听从新单于的调遣准备归来,剩下的十万陷入内战之中,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。建功立业,舍他其谁,为同僚报仇,也自是应当!

周亚夫不知疲倦地厮杀着,盔甲溅上的血有敌人的,也有自己人。

他看到一个平日看重的下属落马倒去,还来不及悲伤,心头烈火窜得更高:“蛮夷受死——你大父来了!”

三天后。

韩信设计的兵阵大获成功,重骑一出,根本无人与之争锋,右贤王部连同老上单于的亲部大败之下,人头缴获不计其数。

未免对方窜逃,汉军主力形成包围圈,连不可一世的右贤王都被俘虏,可惜大萨满提前溜了,他的部下也逃窜得飞快,汉军没有抓住。

眼看着周亚夫将右贤王生擒,将军们狂喜,人人欢呼雀跃,就在这时,韩信听到一个并不算好的消息。

老上单于反应过来,下令匈奴各部的首领派兵支援,更是催促绕往右贤王领地的手下回援。韩信心知老上单于并不傻,首先便要截断汉军出塞的粮草,这样的情形下,首当其冲乃郅都率领的雁门军和粮草大军。

骑兵讲究兵贵神速,他的下一个目标是龙城,帮助郅都实在分身乏术。和彭越商议过后,他们决定全力加速,先行奔袭龙城!

只要大本营有难,进攻郅都的匈奴人无论如何也会退却,可剩下的这几天,必须得郅都一个人扛了。

想到年轻的郅都,还有自荐负责运输粮草的云中郡郡守魏尚,他们能行吗?

……

统帅的命令传来,郅都没有异议。他驻扎在这,本就作为一道屏障,补充后勤的同时,拦住匈奴回援的人马,也是作为引诱飞蛾扑火的那团“火”,再怎么燃烧都不惜。

就算以身殉国,他也十分愿意,征战沙场,马革裹尸又何妨?

未免匈奴人和无头苍蝇一样,再怎么打转也找不着他,他还友善地透出消息,意图为统帅争取更多的时间长途奔袭。

这几个决定,他都一一和下属说了,运粮官魏尚也是极为支持。

望着一份份视死如归的眼神,郅都深吸一口气,握住剑柄:“是封侯还是窝囊的死,你们选哪个?”

回答他的声音震耳欲聋:“封侯!”

“封侯!”

“封侯!!!”

刘越十九岁到来的前几天,十万人马分三路大军出塞,历时四个月,长安城家家户户翘首以盼。

每当战争出现,战报并不是打完了才写,而是随着战争的进程,一封封地送入长安。第一封捷报传来的时候,满朝文武正上着大朝,安静巍峨的未央宫,蓦然变得无比喧闹。

“汉军大胜——大胜——我军与匈奴右贤王部遭遇,杀敌两万,俘虏八千,右贤王与其下十二贵族被生擒!!”

朝皇帝汇报政事的曹丞相白眼一翻,晕了过去。

第227章!

', '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