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满庭芳

关灯
护眼
第 118 章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('

第118章

萧氏大清早的()•(o),骤然听闻儿子要去浔州♏()()•(o),脑子都懵了一瞬。

脱口而出:“这么远!”

萧氏刚一说完,眼睛就红了:“爹也是,怎能叫你去那种地方!”

林稹不好说什么,只略略低头,韩旷无奈劝慰道:“母亲,皇命在身,与祖父何干?”

萧氏憋着气,“你好端端一个一甲,不留在京里,不做通判,怎得要去广南西路……”她说着说着,落下泪来。

林稹倒了茶水安抚她。

韩旷又温声道:“母亲不要忧虑,那地方我早年去过,风光秀美,极是好看。”

萧氏根本不信:“你莫来哄我,瘴疠遍布,蛇虫又多,素来是贬谪的地方,你去做甚?”

韩旷和林稹两个人一道,又是安慰,又是劝说,好不容易叫萧氏止住了眼泪。

“罢了罢了,儿女都是债。”萧氏带着哭腔道。

林稹见了,也不免心软几分。

谁知萧氏却道:“浔州偏远,我怕珍娘一个人照顾不过来,秋月颇擅推拿、粗通医理,夏荷绣活儿好,冬雪有一把子好厨艺。你都带上。秋月、夏荷——”

话音刚落,在旁立着的婢女秋月咬唇、僵了一瞬,冬雪不在屋里,夏荷却立时上前,婷婷袅袅一礼:“十二郎君。”

韩旷扫了眼,眉头微蹙。

母亲赏来的婢女,叫珍娘如何处置?两句重话都说不得。

林稹却一言不发。人家母亲关心儿子,赏了几个顶用的女使,她总不能出面拒绝罢,只好沉默不语。

她不说话,韩旷不免瞥了一眼她,摇头道:“这几个都是母亲惯用的人,我带去作甚?”

夏荷低头,面皮火辣辣的,不说话了。

韩旷又道:“况且我此次出行,山高路远、只打算孤身前去。珍娘正好留在家中,侍奉双亲。”

林稹一愣,惊诧抬头,看了他一眼。

偏萧氏一听孤身前去四个字便受不住,哪儿记得什么女使,连忙道:“这哪儿行呢?你一个人去,我哪里放心!珍娘与你同去,还能照顾你。”

韩旷坚持:“母亲莫要忧虑,我远游惯了,一个人也无妨。”

他越是这么说,萧氏越不肯:“不成!你与珍娘一道去。家里还有你四哥四嫂呢。”

韩旷辩解道:“母亲,四哥虽是我亲兄弟,可也不能全让他担着。”

“既是一家子骨肉,你四哥怎会介意?”萧氏急中生智,反问,“况且十郎他们夫妻俩不也是一起去的吗?”

韩旷无奈:“那是二叔、三叔自己也外放做官去了。”

“那你二婶、三婶不也跟去了?”

韩旷一时间就没话说,神色为难起来

萧氏乘胜追击,眼看着林稹站在一旁不说话,忍不住道:“珍娘,你说?你是要留在汴京还是要去陪着十二郎去浔州?”

这实在不是个好回答的问题。

()•(o)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待领到告身,第二日一早,林稹便将院子里的仆婢尽数集中。

问道:“十二郎不日即将赴任广南西路浔州,要带几个仆婢走,可有人要跟去的?”

仆婢们面面相觑,却尽数噤声。

林稹也不急:“想跟去的,只管自己来寻我便是。”语罢,驱散了仆婢。

韩旷出行经验丰富,早成定例,自有成安和周小乙等人忙活,便也不急,这会儿还陪着林稹。

见此情形,摇头道:“点几个得用的便是。何苦这般问法?”

“太偏远了,人家好端端的血缘骨肉,做什么要叫人离散几年呢?况且心不甘情不愿的,路上难免惹事。”

韩旷就笑:“那若是明儿一早,无人找你,又该如何?”

林稹摇头:“不会的,有些仆婢不是家生子,孤身来府上,多的是人要博出路。”

果然,中午便已有几个粗使妈妈、女使们来寻她。

林稹最后定下了枣花和一个不起眼的红素。

倒也不为什么,除枣花外,红素是第一个来找她的女使。

另外还有一个厨娘,三个粗使妈妈。

人员一定,韩旷和林稹便忙碌起来。

收拾行李,采买药材、制干粮……林稹还抽空回了一趟林家,与长辈辞别。

“要去浔州?”余氏吃了一惊。长久沉默过后,却也只是轻叹一声。

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而已。

“你此去当心。”余氏叮嘱道,“恰好,你父亲的告身也定了,去的是广南东路的英州真阳县。”

林稹也不免叹一声阴错阳差。被传要去广南西路的是父亲,最后去的是韩旷。

她迟疑一瞬,又道:“祖母,父亲一上任,那……那位娘子……”

余氏自然知道她在指谁。

摇头道:“虽已不是上峰,却也是官场同年所赠,不好拂了人家面子。只叫她在府上住着便是。”

“你父亲已决议带着你母亲一道上任。至于娇姐儿和璋哥儿,一个要婚配,一个要读书,就都留在京里,由你叔父叔母看顾着。”

“待你父亲任满回京,少说也要好几年,那位多半待不住,也就走了。”

林稹点头,也不知该说什么,只好叹息一声。

两人正说着话,林淮匆匆进了松鹤堂。

“爹。”林稹起身,唤了一声。

林淮上下打量了她几眼,见女儿容色并不憔悴,这才轻舒一口气:“怎得忽然回来了?可是出了什么事?”

林稹摇头:“爹,我和十二郎要去浔州赴任,特来辞别。”

林淮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。

嫁了女儿,人家要随夫婿上任,他一个做爹的,能说什么呢?

只好憋出一句:“你此去当心。”

林稹点头称是,又道:“祖母,爹,我这一去少则三五年,多则七八载,也不知何时归来。还请祖母和爹爹珍重。”

余氏一时眼里也有泪意,勉强忍着,挤出笑来:“好好。”

林淮偏过头去,静默片刻,才应道:“去罢。”

“那祖母,爹,我先走了。还得去拜别娘和叔父叔母呢。”

两人点了点头,目送她出门去。

林稹告别了余氏,又去和钱氏、叔父叔母、众姊妹客气道别。

待她回了韩府,已是日暮时分。

一夜无话。

第二日一早,韩旷便带着林稹,于十里长亭辞别祖父、父母,踏上了去往浔州的路。

【作者有话说】

1香薷散、青蛾丸、润肺化痰膏、豆粉丸、石膏散:《宋代医学方书的形成与传播应用研究》

119·第119章\\x\\h\\w\\x\\6\\c\\o\\m(x/h/w/x/6/点看)!

', '')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