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
第41章·第四十一章
他手中的这块煤,或者说是一块相对粗劣的原煤,只被刘豹点燃了其中的一个角落,隐现着赤色,其余的位置仍是片状断面的灰黑色,乍看起来真像是一块稍黑一些的山石。
但这毫无疑问就是煤!一块没有经过加工的煤炭。
刘豹眼见刘秉又看向了他,连忙将手规规矩矩地放好,牢记父亲离开前对他的叮嘱:“舅公……陛下有何吩咐?”
“你刚才说,这石炭是你从白波谷中捡来的?”
……
“陛下难道不知道吗?”张燕被喊到近前的时候,颇觉奇怪,“石炭冶铁,虽更易将铁化为铁水,但也弊病甚多啊。河东这一带不用,有不用的道理,并非刻意隐瞒。”
他一拍脑袋:“是臣忘了,陛下是自洛阳来,洛阳与豫州因林木不多,木炭都用作贵人冬日供暖了,所以铁官会用石炭来烧。还有那西域的高车等国,据传也烧此物多,哈哈,他们可没有咱们这样,傍着太行山的好处……”
被刘秉看着,张燕的声音越说越低:“……我说错什么了吗?”
“不,你没错!是我想错了!”
是他经验不足想错了!
刘秉顿时恍然。
他从河东到河内,见到的燃料只有木柴和木炭,也看到周围的人都觉得这很正常,便下意识地觉得,这是因为汉代的时候,挖掘工具强度有限,要打井把地底的煤炭挖掘出来极为不易,所以压根没考虑过这个能源。谁知道,情况和他想的根本就不一样。他们其实已经在使用煤了,但受到了种种限制。
按照张燕所说,现在是有煤井的,还能打出数丈之深,有些地方也会开采地表的露天煤炭,但这大多是在附近的林木没法供应所需的情况下,退而求其次的选择。
为何?因为石炭虽然比木炭的温度更高,但也杂质甚多,很容易就在炉子里碎成了小块,冶铁没成,先把炉子给堵塞了。
不仅如此,用石炭冶铁,稍有操作不慎,就会被石炭放出的“气”破坏了铁水的质地,影响成型。确实是容易得不偿失。
也难怪,只有几处技术成熟的铁官会用此物。
“陛下真要亲自往白波谷走一趟?”张燕急急追出,就见刘秉已跳上了准备在外的马车。
他本想跟上去,却被刘秉止住了。“我去去就回,有你坐镇河内河东,我才放心。”
张燕低着脑袋,又深呼吸了两次,方才神色如常地抬头,就见陛下已带着那新认的甥孙刘豹乘车离去了。“……”
啊,他刚才想说什么来着?
哦!他想说,白波谷一带的前白波贼们,虽然大多已被从此地迁出,但也难保,还有人不想过安逸日子,非要躲藏在山中,到时候瞧见陛下落单,然后突然跳出来要为郭太等人报仇。
他之前看到了,陛下挥那月牙铲的姿势,属实不大好看,力道也太小!
哪怕这话说出来有点伤人,作为陛下的忠臣良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', '')('大不了的,却见陛下将它们迎进去的时候如获至宝,指挥着人将那些泥巴全给塞进了小桶里,又用小棍在其中捅出了窟窿,按实之后取出来,在院中一块块地摆开。
“这不是用来糊墙的?”张燕问道。
“谁跟你说这是用来糊墙的?”刘秉神神秘秘地笑了,“若不出岔子的话,两三日就可见分晓了。”
张燕不太明白,全程在旁打下手的刘豹也不太明白。
他只是看到,陛下显然很重视这些东西,半夜无人的时候还从屋里蹑手蹑脚地走了出来,蹲在这些穿了孔的黑坨坨面前左右打量,还谨慎地用手指戳了戳,嘴里还喃喃自语着什么。
不对,说陛下“蹑手蹑脚”显然很不对,应该叫……
小心翼翼。
说不定陛下用手戳着石炭团团的动作,也是在背着众人往上面施加咒语。
而且,他留意到,这两日还时不时就瞧见陛下抬头看看天色,也不知道是在张望什么。
直到四日之后,才见陛下满意地端起了其中一块石炭,将其丢入了火炉当中。
“让人往炉上架锅烧水,看着点火力。”
“是!”刘豹直接跑了出去,然后呼啦啦地带进来了一大片的人手。
其中也包括了近日强忍着好奇心,往河内走了一趟安顿事务,又重新跑回来的张燕。
他一来,便蹲在了火炉前啧啧称奇。
正如他先前和刘秉所说的那样,他之前虽有接触过石炭之物,但也只是寥寥数次,平日里还是木炭用得多些。于是这炉中石炭一烧起来,他便比对出来了,这火烧得格外旺盛,烟尘也并不多。
更为明显的,是这炉中的温度攀升得快,明显不是木炭可比!
刘备也端详了一阵,忽然转头吩咐道:“再取个炉子来,取些木炭,还有同样的烧水锅。”
当即有人应声去办。
刘秉故作泰然地在院中翻书,眼神却一直在往那两个火炉的方向瞟,唯恐自己之前按照仅存的常识做出来的蜂窝煤会翻车。
但想想这东西是在煤炭加工的环节有技术含量,在制作煤饼上又没多少,应该不至于出问题才对。最多就是燃烧的温度达不到严格的要求,但燃火的速度和燃烧时间应该并不影响。
“真是奇怪……往日怎么不见石炭烧得如此之好?”
卫觊刚刚将话出口,就听见远处陛下的声音:“你家中诸人大多体弱,还是往后退一退吧,别站得这么前面。”
卫觊面色一震。
他刚要回说自己的身体无碍,就见陛下已搁下了手中的书简,闲庭信步地向外走去,似乎并未将这句顺口的提醒放在心上,也觉得他们这群人的惊讶太聒噪了些。
“我出去走走,你们让人盯着两炉火,把时间记下。”
等刘秉重新走回到院中的时候,都已是暮色四合了。
他刚一迈进院门,就见刘备、卫觊和张燕一个赛一个地着急,冲到了他的面前,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', '')('刘秉将方才出去让工匠绘制的示意图塞到了他的手里,“带点府中的人手,把我这屋子里的床榻改上一改。”
有了蜂窝煤,他的“地暖”也能提上日程了。
若是真能做出想要的效果,那河东盐池的民舍排屋,还有野王县中收容流民的临时住所,不知道是不是也能安排上。
不过还需核算一番,其中的人力物力消耗,具体是多少……
他望着还剩最后一点余火的炉膛,陷入了沉思,只见它并未被暮色里席卷的夜风吹灭,而是又滋啦一声,跳出了一抹暗红的火花。
……
此刻的并州境内,于夫罗却是直对着眼前的篝火搓手,满脸都写着苦闷。
旧部刚凑过来一并取暖,就听到了他的声音:“你说,吕将军的那个计划可行吗?”
他怎么听着就觉得这么不靠谱呢?
早年间大家都算是并州人,他也听说过一点吕布的名声,知道他向来勇武,数年前就在九原打北方的胡人打出了名头。
说他勇武,于夫罗是信的。郭太这个白波贼首领,就是倒霉得撞上了这个看守虎穴的大老虎,被打得仓皇逃窜,然后被陛下直接震死了。
但说他还会用计谋……
于夫罗怎么就有点不太相信呢?
他在盐池干活的时候,听到过有人提起,吕布到底是怎么被陛下擒获的。能用自己的短处跟别人长处碰的人,真的应该去检查一下脑子的对吧?
于夫罗他愁啊!
部从问道:“可您不是说他分析得很对吗?”
于夫罗揽住了对方的肩膀,将人向下带了带:“你知不知道,就是我都觉得计划通顺,才有问题!”
吕布怎么说的?
他说,光和年间,南匈奴的呼征单于被朝廷派来并州的中郎将所杀,他于夫罗的父亲羌渠从右贤王的位置被提拔为南匈奴单于,从这里开始就已埋下了隐患。
南匈奴中一部分好斗的贵族,并不像羌渠和于夫罗这样亲近大汉,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将他们视为族中的叛徒。
于是当年于夫罗带兵离开后,羌渠孤立无援,便突然被杀,由须卜骨都侯接任。
他们希望看到的,是朝廷混乱的局面下,没人能来管他们南匈奴的家务事,是大汉就算捏着鼻子也得承认,目前的南匈奴已经归由须卜骨都侯掌管。
但现在,于夫罗带兵折返了,还带来了援兵。
须卜骨都侯会怎么想。
还用说吗?他肯定想要将于夫罗尽快除掉。
而吕布的意思是,这就是他们的机会。
于夫罗根本不必掩饰自己的行踪,直接打出为父复仇的旗号就好。
南匈奴必然会尽快派遣出人马拦截他,而吕布,就负责带兵守在从美稷城到于夫罗临时扎营位置的半道上,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!
“吕将军说,攻城他不擅长,这种野外会战,他能杀敌军一个片甲不留……”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', '')('时撕碎了夜幕的平静。
于夫罗猛地惊醒了过来,一把抄起了武器,连滚带爬地钻出了帐篷,就看到了让他骇然的一幕。
在营地的一角已经烧起了大火,伴随着兵器的交击之声。
虽然还未见敌军攻破营地,但传来的声音,绝不是营盘稳守的好消息!
什……
“这是什么情况?()•(o)”
不是说,由他充当诱饵,吕布在半道拦截吗?
为什么吕布的消息还没传回,他这边就已遭到了敌军的攻击。
于夫罗两眼发直,正要翻身上马,就听到了前方传来的号角呜咽。
那不是别的声音,而是防线即将守不住的信号!
这可太糟了!
“不行,我是此地的主帅,必须尽快调兵……对,调兵!⒌()_[(.)]⒌()•()”于夫罗一把扯住了缰绳,便要号令士卒向那个方向赶去,却忽然先有一道身影,拦截在了他的面前。
“吁——你疯了!”于夫罗怒目向着来人看去,借着营地内的火光,勉强辨认出了对方的样子。“你是……那个账房!”
于夫罗认得他,这是他临行前,由河内送来助他清点收获的人才,也随同他留在了后方。这人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拦他作甚。
可在他含怒的威慑目光中,那账房非但没有退开,而是板着一张脸,冷声开口:“将军是否要解今日之围?”
于夫罗厉声:“这还用说?少在这里说什么废话!”
荀攸语气果决:“好!那就请将军按照我说的做!”
他也不想跑出来说话啊。但若是他没看错的话,于夫罗一心想着直接亲自带兵,填上那边的窟窿。
若真按此法来应战,不止今日营地守不住,他荀攸也要跟着一起死。可他还不能死在此地。
于夫罗震惊地瞪大了眼睛:“你说什么?”
荀攸一字一顿:“我说!按照我说得做!”月下囄哥欠
【作者有话说】
荀攸:天天赶鸭子上架,你们有完没完了!!
刘秉:等一下????你谁?
荀攸:……
上一章红包发了200个,抽奖是自动在满足订阅率的里面抽的200个,我继续努力更新,争取下个月还能抽(握拳)。
第42章·第四十二章\\x\\h\\w\\x\\6\\c\\o\\m(x/h/w/x/6/点看)!
()•(o)', '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