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山丰还记得自己在幼稚园学到的第一首歌——「肥猪歌」。小学音乐课上又学了不少歌,当时的音乐老师是班里同学——易洁——的妈妈,印象深的有《学习雷锋》、《闪闪的红星》等革命歌曲。那时家里几乎不带孩子去看电影,但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看五场电影,基本都是反映革命战斗的电影,每次全校排队去电影院,大家的心情彷佛过节一样开心,这些歌曲大都是这些电影的cHa曲。山丰已完全记不起初中阶段的音乐课了,也许初中是山丰最专注於学习的阶段,至今只记得当时如何沉浸在数学、语文的书籍和题目之中,特别喜Ai上课,每次课堂笔记,都像艺术品一样地对待。爸爸b较喜Ai音乐,家里有一个唱片机,有时爸爸会放一些唱片,但基本都没有印象了。他有一阵子很想培养山丰和弟弟对京剧的Ai好,带着他们去看过好多次京剧电影,印象b较深的是裘盛戎的《铡美案》,其中临近结束时,包公的一大唱段,山丰还是有些喜欢的,特别是其中表达心焦的搓手动作,山丰有好一阵子常常模仿。但山丰最终还是没有喜欢上京戏,最主要的原因是唱腔单调,且太拖遝了,而且需要了解很深的历史故事,才能真正看懂。真正开始感受到音乐的魅力,逐渐感觉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X,是在高中阶段。
高中没有音乐课,但是同学们自发唱歌的热情高涨。高中时期正是流行歌曲开始兴起的时候,特别是台湾和香港的歌曲开始风靡大陆,当时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很喜欢唱歌,包括陈林。那时的规矩是小学和初中都是男nV同桌,原理是认为这个阶段的男生nV生之间不会是好朋友,不会相互影响。高中则是同X同桌,原理是这个阶段的男生nV生接触太多,可能早恋,因此隔开。而且同桌经常换人,至多一个学期,一定会换。不过与别人不同,山丰高中三年的同桌没有变过,一直是陈林,他是班主任陈老师的儿子。也许陈老师希望山丰能够带动他一起学习,考上大学,陈林的成绩一直处於不上不下的边缘,他是非常聪明有趣的人,他爸爸就觉得他差一点刻苦。高考前,大概意识到自己上大学的把握不大,陈林参加了当地一个税务部门的招工考试,这是所谓「油水」高的工作,陈林成功考上了。山丰稍感遗憾,没有最终帮助他上一个大学。
陈林唱了很多让山丰觉得很不错的流行歌曲,主要是台湾的校园歌曲,印象最深的是《梨花又开放》,是一首游子怀念故乡、回到故乡的歌曲,港台流行曲与大陆当时的歌曲有很明显的不同,旋律更优美,曲调更抒情,歌词更感人。山丰当时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即将离开长寿,去往远方,将来很可能长期远离家乡,因此《梨花又开放》很符合山丰当时的心境,深深被它打动,听到时、或自己哼唱时,会情不自禁地黯然神伤。这些流行歌曲给了山丰新的情感T验和生活情趣,让山丰能时不时暂时从枯燥的复习中脱离出来,有时觉得这样的美的感受才是生活的真谛。尽管山丰是理科生,随着人生的展开,山丰甚至认为能够带来美的各类艺术——包括文学、哲学、音乐等等——在人类JiNg神世界中具有b理X科学更高的地位。陈林的嗓音并无特别,但是该高的音能高上去,该低的地方能够低下来,通常他只是一边做事,一边轻轻唱给自己听,但我听起来,b专门的演唱,还真挚质朴,一种静静的感染力。
忘不了故乡,
年年梨花放,
染满了山岗我的小村庄,
妈妈坐在梨树下,
纺车呜呜响,
我爬上,梨树枝,
闻那梨花香。
摇摇洁白的树枝,
花雨满天飞扬,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落在妈妈头上,
飘在纺车上。
给我幸福的故乡,
永生难忘,
永生永世也难忘
重返那故乡,
梨花又开放,
找到了我的梦,我一腔衷肠。
小村一切都一样,
树下空荡荡,
开满梨花的树下,
纺车不再响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', '')('摇摇洁白的树枝,
花雨满天飞扬,
两行滚滚泪水,
流在树下。
给我血r0U的故乡,
永生难忘,
我永不忘,永不能忘。
音乐的感染力很难用语言描述,歌词还可以说说,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旋律,旋律与歌词如何完美结合迸发出更大的感染力更难以诉说,这是一首三个方面都在那时那刻完美击中山丰心灵的歌曲,以後的随时随刻也几乎未有衰退。山丰当时已经怀着告别从未离开过的故乡的心情,歌中所唱几乎句句符合山丰的心声,山岗、树枝、村庄,都是家乡常见的风景,意境也相当凄美,洁白的梨花漫天飘下,瞬间放大了的晶莹泪花洒下,留在不舍的故土。曲中「永不能忘」反复Y唱,一唱三叹,将情感堆积到ga0cHa0,难以自已。不离的梨树和远离的歌者反覆相互映衬,更凸显远离的伤感。梨树、梨花、纺车、妈妈都是故乡美好的象徵,都是自己幸福的源泉,而未来的山丰只能与他们短暂重逢,怎麽不流泪感伤。这些只是词的分析,其实曲的旋律更美,以最合适的方式将这些词送入耳中、心中,无法自拔。
班里还有一位田径队同学——朱斌——也Ai唱歌,朱斌来自农村,五大三粗,人相老气,偏偏喜欢唱《三月里的小雨》,天天唱,唱得柔声柔气,那时候只是觉得他扭捏做作,後来才知道他模仿刘文正,不过唱得真的好,也算是山丰的流行歌曲启蒙者之一。一个人的外形、说话的声音和唱歌的声音可以差别很大。高中同学中,喜欢唱歌的很多,稍有空隙,就在唱,而且被别人听到,也没什麽难为情。这与初中和大学都有很大的不同,初中没有人唱歌,大学有,但是太正式,随时随地随意哼唱的很少。
高中有一次难忘的唱歌经历,当时学校组织歌咏b赛,山丰班表演的节目是合唱《共青团员之歌》,文娱委员雷羽非常积极,这个歌是她选的,组织大家排练,调动大家的热情,这算是山丰第一次真正开口大声唱歌,记得刚开始不太喜欢,抱着应付的想法,慢慢投入进去后,後来越来越喜欢了,这大概就是音乐的力量,不用说教,自带感染力。山丰从此知道,对一首歌的感受,如果仅仅是听,感受不如自己认真地唱,一个人唱又不如大家一起唱。当你投入地参与到集T合唱中,你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理解和把握都会进入更高的境界,歌曲的感染力会成倍地放大。後来,工作后,参加复旦计算机学院的教工合唱,当时的歌曲是《同一首歌》,这是一首非常熟悉的歌,几乎唱烂了大街小巷和各个电台电视台,可是当音乐指挥指导大家一遍遍练习后,真正进入到各个细节,再熟悉不过的曲子有了全新的T会,觉得旋律更美了。这就是唱歌的魅力,也是山丰非常珍贵的有限的几次唱歌经历。还有一次,在南方航空公司工作期间参加的大合唱《团结就是力量》,不过那次感觉一般。
高中接触流行音乐的另一个管道,是邻居放歌,居民楼前後两栋,一共40户人家,山丰学习的那间屋,从门口、窗外飘进来的声音不下7、8家,有的是电视,有的是夫妻吵架,有的是孩子打闹,有的是刚刚时髦起来的卡式录音机放的流行歌曲,尤其在周末,10点以後的上午,4点以前的下午,总有一家会很大声地放流行歌曲,记得很多时候是邓丽君的歌,邓丽君的那种难以描述的nV人味十足的声音在大陆中国就是空谷足音、天外之声,闻所未闻,与她稍微接近的都没有。不过山丰并不是很喜欢,那种声音并不是平常说话的声音,装饰过头了,山丰更喜欢朴实和深情的声音。任力家放出来的齐秦的歌,山丰就喜欢多了,有时听得入迷了,山丰乾脆趴在窗上听一会。到了晚上,隔壁邻居有几个老人都有听力的问题,他们的电视声真的是开到对全楼人民广播,山丰常常同时听好几部电视剧,神奇的是,好像没有影响到山丰的学习。相b现在山丰所在,美国的郊区,实在太安静了,似乎也少了一份人间烟火和生活乐趣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25书屋;http://m.25shuwu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', '')('高中同学与初中很不一样,选拔自全县,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:一是类似山丰这样的住在城头城关镇,家庭背景是某个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;二是来自农村的,即来自全县各个乡村的孩子。三是来自工厂的,大都来自关口,还有一部分来自晏家,晏家有长寿最大的工厂——四川维尼纶厂——简称川维厂,另外还有两个小一点的厂,川染和长风。川维厂的规模可能b关口的所有工厂加起来还大,这个厂的级别也远b关口的那些厂高,据说和重庆市平级,厂里的建设b县城还好,有公交车、斑马线、红路灯、交警岗亭等等,就像电影里大城市一样。川维厂的人一般不参与长寿的事务,一般不把自己当作长寿人,县里也基本忽略它。这些工厂都有自己的子弟校,但大都品质不好,厂里成绩好的孩子还是会争取到长寿中学。但川维厂不同,它的子弟校质量据说与长中不相上下,如果有成绩特别好的孩子,他们会争取到重庆市里最好的高中,因此,历年来,长中几乎没有接受过川维厂的子弟,那一届不知什麽原因,第一次有川维厂的孩子过来。
这三种类型的孩子差别很明显,来自工厂的孩子b较「洋气」,来自农村的孩子最「土气」,来自城头的孩子则是地头蛇,且是县里的当权派,因此心气上不觉得低工厂孩子一头。来自农村的孩子基本都住校,他们占学校里的大多数,来自工厂的孩子很多住校,来自城头的孩子基本都不住校。当时的住宿条件很差,山丰去过他们的宿舍,由教室改造而来,40多人住一间,非常吵闹,休息不好。农村的孩子学习最刻苦,但他们受环境所限,学习效率不如城头和工厂的孩子。总T而言作为地头蛇的城头孩子成绩最好,来自工厂的孩子两极分化严重。山丰由衷地佩服农村的孩子,在那麽恶劣的条件下,还能保持较好的成绩。当时,与山丰有交往的基本都是城头的孩子,主要原因是,他们都步行上学和放学,路上经常碰上,特别是放学时,几个住家近的同学会相互约好,一起走回去,路上就会什麽都聊一聊。
高考结束,尘埃落定,山丰和几个平时要好的同学约着一起去看望老师,老师历数班里各位同学的高考情况。在那个时代,发挥失常bb皆是,发挥超常几乎没有。老师历数高考失利的同学,他给出的原因无一例外:谈恋Ai。山丰听了很是惊讶,因为山丰平时从未发觉同学中有谈恋Ai的迹象,老师也从未提及。而现在突然间,老师铁口铜牙说出,不但有,而且还很普遍。似乎高考一过,就可以放言无忌。不过,山丰至今回想,还是觉得老师夸大了事情,老师们似乎b学生更喜欢这个话题。联想到山丰父亲,老婆不多的几次去山丰家,和山丰父亲的聊天,她回来告诉山丰,「你爸说你高中就谈朋友了。」山丰愕然,父亲对自己孩子的不了解荒唐到如此地步,何况老师对芸芸学生。山丰觉得高中没有人什麽谈恋Ai,只有正常的同学交往,大人们要麽将他们自身的想像安加在孩子身上,要麽就是捕风捉影,习惯X地夸大其词。
不少长寿人自称长寿为「小重庆」,当然主要是想沾大城市重庆的光,但长寿的地形确实和重庆相似山丰相信整个川东沿江地带都如此,几乎没有稍大的平地,县城在一座山的顶部位置,长寿中学在山腰位置,县城的孩子每天从各自家里出发,步行去上学,必经之道是一条大约400级的青石台阶,宽度大约1、2米,这个长长的台阶分成很多段,每段约30~40级台阶,两段之间有大约3、4米长的平台,台阶将县城和中学相连,称为林庄台阶,因为上来的地方叫林庄口,站在林庄口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学校的全貌,落差有三、四十层楼那麽高,为了显得不那麽陡峭,台阶弯弯曲曲地绕着山坡而下。山丰他们当时每天至少要上下这道台阶三个来回,早上、下午、晚自习,有时跑上跑下好几个来回,并不觉得有多累,因为其实整个城在哪里都是爬坡上台阶,只是有的台阶之间平地多一些,有的台阶之间平地少一些。这个台阶最大的作用,现在想起来,是一个天然的展示舞台,每当放学,同学们三五成群,和着各自的好友,走出校门,先是学校的大C场大约一个足球场那麽大,土渣地,穿过大C场的对角线,就开始爬台阶,在大C场上能够将台阶上的人看得清清楚楚,形象气质出众的nV生很容易受到大家的关注。山丰印象很深的一位nV同学,个子b较高,身材匀称,相貌清秀,梳着马尾,挎着一个红sE挺刮的皮书包,她在台阶上的爬行很矫健,不断超过别的同学,犹如一个打着节拍跳动的音符,散发着自信的风采。後来山丰知道她的名字是夏芸,常和山丰同行的一个男同学和她来自同一个初中,告诉山丰,她的成绩也非常好。能够在放学路上看到她,成为山丰当时不多的乐趣之一,成为一天盼望的时刻,也是紧张学习之余最好的放松。但山丰也就仅此而已,心里想的全是自己一个人的事,即使不是试题练习作业,也是如何充实自己。
林庄口所在的街叫凤鼎街,也是青石板路,往东大概拐两道弯,爬三四段长长的台阶,就到城一小,林庄口正对的街的另一边,是一家卖熨斗糕的老店,卖的熨斗糕全县有名,这是当地的特sE食品。到长中和城一小的学生都会路过这家店,因此生意特别好。特别是,很多人爬上林庄口,累了饿了,就到店里买点吃的,也顺便歇歇。林庄口往西20米处,有一个公共厕所,看着很普通,走进去才发现,这个厕所依山壁而建,是一幢典型的川东吊脚楼,从蹲坑的孔看下去,下面是巨大的粪池,这个粪池为下面的林庄蔬菜队使用,所在位置就是林庄台阶的底部,足足有百来米高,大家称为吊岩厕所。大便时,过好久才听到掉进粪池的声音,山丰从来不敢在那里大便,现在的话叫「恐高症」,但是山丰的同学和普通居民好像都能若无其事地蹲在上面。
高中汇聚了全县最优秀的nV生,山丰发现年级的nV生很多学习和外貌是匹配的,也就是成绩越好的nV生往往外形也越出众,反之亦然。山丰很快注意到很多非常优秀的她们,初中感觉特别出sE的唐昭已经不算突出。另外两位nV同学深深地记忆在脑海,除了前面提到的夏芸,还有一位盛蓉。她俩都不和山丰同班,山丰当时在二班,夏芸在一班,盛蓉好像在五班,她俩个头差不多,相貌也不相上下,都Ai穿裙子,校园里几次偶遇的盛蓉显得窈窕大方、自信而散发活力,似乎更有nVX的魅力,夏芸显得有点不苟言笑,而内敛清秀,书卷气更重。夏芸和盛蓉都来自县城以外的初中,成绩在nV生中都是最好的,好像盛蓉名气更大一些,但是由於盛蓉是住校生,而山丰是走读生,因此平时碰上的机会很小,山丰也不会刻意去碰上她,因此盛蓉给山丰的印象相对较浅,但可数的几次偶遇见到的惊YAn足以令人难忘。不过,山丰似乎更偏AinVX的恬静秀美,所以,虽然山丰常常把她们两人并列,但还是稍稍倾向夏芸一点。
山丰几乎每天都会长时间地看到夏芸,她的一班就在山丰的二班的隔壁,山丰路过她的教室,顺便望一眼,就能看到她,她路过山丰的教室,山丰不经意间,也能看到。夏芸最大的特点,一种极致的清秀脱俗,秀气而不文弱。通常越是秀气的nV子越容易显得文弱,而夏芸非常秀气的同时,还显得健康有力,曾代表班级参加学校运动会。夏芸样样优秀,但总是沉静,从不喳喳闹闹,像一朵最美的花,静静地散发自己的芬芳和魅力。山丰从未见到她与人嬉戏打闹争执,安安静静地快速地做自己的事,山丰会偷偷地观察她,但好像她从来目不斜视,似乎她从来没有注意到山丰的观察,也从来不去观察任何人,只关注自己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