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满庭芳

关灯
护眼
第 81 章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('

第81章

“祖母。”林稹忽然道,“都说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爹爹怎么看?”

余氏一怔,叹息道:“沂哥儿倒是找你爹商量过了。”

“他的意思是顾元修固然才华、样貌颇好,可到底不是知根知底,瞧不出性情如何。”

林稹轻舒出一口气来,附和道: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

“所以你爹更属意孙吉。”

林稹脊背一僵,再来一个,她是真扛不住了。

只能硬着头皮推拒:“孙郎君远在湖州,只怕不合适罢。”

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朙下謧歌余氏道,“倒不是在不在湖州,若真选中了孙吉,叫他上京来也行。”

“只是论家世,孙吉和顾元修半斤八两。”

“论品行,孙吉虽知根知底,可顾元修刑名案答得好,瞧着就仁善。没见你之前还拒了一次林家的婚事,可见不是那等攀附富贵之人。”

“再看才华,孙吉还没过解试,顾郎君却将要参考春闱。”

余氏苦口婆心道:“嫁汉嫁汉,穿衣吃饭,你若嫁给孙吉,他考上了还好,考不上,又没有生计,你的日子就难过。”

“两相一比,不如嫁给顾家郎君。”

林稹一时默然,她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嫁孙吉,更没想过嫁给顾元修。

“祖母,高家那边……”

“你要是想好了,高家那里我自会去说。”余氏打断道。

林稹苦笑,眼看着真要被祖母定下,她索性也咬牙,直白道:“祖母,我还是想选高家郎君。”

“为何?”余氏蹙眉,“还是之前说的,要过清闲日子?”

“是。”林稹点头,“当日顾郎君没来提亲,我便选中了高家郎君。如今他来提亲了,我也一样选高家。”

余氏长长的叹了口气,近乎苦口婆心道:“珍娘,将来姊妹见面,馥娘、窈娘、闰姐儿、娇姐儿,个个嫁得都是官儿,人人都有可能做诰命夫人,独独你,嫁了个富户画郎。”

“但凡没亲戚关系,见了面,你夫婿还得给她们的夫婿行礼,届时你可受得住?”

这一问,无比现实。

林稹正色道:“祖母,人皆有攀比之心,我不敢说将来我心里一定不嫉妒。可话又说回来,有所失便有所得,优游山林、隐逸丘谷,难道不好吗?”

余氏默然,复又长叹一声,只觉大为可惜。

珍娘许配给高家,可惜了。

顾元修做不得林家婿,可惜了。

这世道,当真是桩桩件件都不如人意。

“还望祖母成全。”林稹低头,强调道。

余氏重重叹了口气,沉重道:“珍娘,你且先回去,好生想一想。顾元修那里,我叫沂哥儿先拖几天。你若改了主意,再来寻我。”

林稹也没有得寸进尺,知道这已是祖母的极限了。

便也点头答应:“多谢祖母体恤。”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笑,“既然不好麻烦叔母,我们不如一道去外头散心?”

“……去外头?”馥娘迟疑。

林稹随口举例:“去佛寺礼佛、去正店开个包间小宴、去州桥夜市作耍……”

“好了好了,越说越不着调。”馥娘嗔怪道。

还去夜市作耍,不过年不过节的,哪个大家闺秀会夜里在外流连?

“不过去佛寺礼佛还是可以的。”馥娘面色微红。

她也想问一问菩萨,和周家郎君婚后能否鸾凤和鸣、琴瑟相调?

馥娘一想到这里,脸颊便红得厉害,生怕珍娘戏谑她。

赶紧抬眼一看,珍娘却在出神。

“……珍娘、珍娘?”

林稹被唤了几声,这才回神,赶忙笑了笑。

“你发什么愣呢?”馥娘笑问道。

“没什么。”林稹笑着,什么也没说。

她只是有几分懊恼,自己出口太快。怎会提议外出散心,甚至还要去佛寺?

明明这段时间,她最应该的,就是待在家里,安安生生的,先把她和高易的婚事定下来,以免外出,再碰上什么意外。

“在家里憋闷久了,人都呆愣起来。”林稹笑着自嘲。

“是啊,难得能去外头透透气。”能出去,馥娘也格外高兴,“我明日便告诉娘,再带上几个姊妹,我们一道去外头礼佛。”

林稹笑了笑,想推拒,又寻不到理由。再一想,又觉得何必呢?

青春年少、姊妹欢聚,这样的好时候,一日少过一日。

过了几天,大抵是觉得几个孩子玩闹的日子不多了,殷氏和余氏果然允许。

又怕没有长辈看护,便叫钱氏陪着,一道去礼佛。

众人分作两辆马车,欢天喜地的往天圣寺里去。

“怎么不去大相国寺,我还想看狗熊喷火呢。”娇姐儿不满道。

林稹笑了笑,暗道叔母果真是玲珑心思。

大概是知道顾元修借住在大相国寺,这会儿殷氏贴心的挑了别的寺庙,倒没去最富盛名的大相国寺。

“那里人多,拍花子也多。”钱氏难免吓唬娇姐儿,“一会儿可不许离开娘身边,知道吗?”

娇姐儿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。

能出来放风散心,纵使是冬日,众人到底还是高兴的。

林稹跟着大家一道进了寺,许是临近过年,香客越发地多。

她下意识环顾四周,人流如织,什么也没瞧见。

林稹稍有些怔忡,复又自嘲一笑,跟着众姊妹一道礼佛去了。

待拜过佛祖、听庙里和尚解过签、又去尝寺里素斋。

厢房的窗外簌簌的,下起冬日小雨来,寒意销骨,于是衬得一桌热气腾腾的素斋越发难得。

“这汤好鲜呀。”娇姐儿盛赞。

林稹就笑:“必是拿黄豆芽吊的汤,这东西加上雪里蕻,滋味甚是鲜美。”

“还加了香蕈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,豆干末呢。”馥娘也笑盈盈地介绍道。

闰姐儿一时又吟起诗来:“雪挑黄豆芽,霜煮红蒸米。”

“香酥鸭子都堵不上你的嘴。”窈娘没好气道。

“好了好了,都尝尝这道素肘子,很是有名气。”馥娘打圆场。

众人吃着秋时酿的菊花酒、干脆行起雅令来。

“素手把芙蓉,虚步蹑太清。”

“你耍赖,说令花字,芙蓉二字可不带花。”

“行行行,重来就重来。”

“四月带花移芍药,不知忧国是何人。如何?这可不算耍赖了吧?”

……

一片喧阗里,林稹喝得稍有些醉意,两颊微红,笑盈盈望向窗外。

冬日深雨,西风销不尽霜寒,庭中木叶早已黄枯,只有墙角数枝野梅……

黯黯天色里,并无香客来。

“珍娘,你看什么呢?轮到你了呀!”

“就是!别想躲!若作不出来,非得喝一杯才是。”

林稹回过神来,听得耳畔喧闹,也笑着嚷嚷起来:“你们这酒令也太难了,一会儿拆字、一会儿寻花、尽为难我。”

“认输就罚酒一杯!”

“谁说我认输了?”林稹只将美酒倒入杯中,以筷击盏,高声吟诵。

“寒梅烂漫君不来——”

不来好。

不来更好。

不来也好。

“及至君来叶已春——”

“如何?”林稹笑问道。

“好!当赏酒一杯!”有促狭鬼起哄。

“满上,满上。”

林稹大笑,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。

【作者有话说】

1末尾这两句诗是唐代诗人卢仝所作,原句是“莺花烂漫君不来,及至君来花已老”,但我不太喜欢花已老,太伤怀,所以把它改成了叶已春。(瞎改的,大家别学我)

2黄豆芽加雪里蕻,好像是汪曾祺写过。

3素手把芙蓉,虚步蹑太清——李白(唐)

4四月带花移芍药,不知忧国是何人——吕温(唐)

82·第82章待到半下午,一通\\x\\h\\w\\x\\6\\c\\o\\m(x/h/w/x/6/点看)!

', '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