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
第120章
被提及的韩旷此时已到了州府衙门,递了帖子。
门口差役瞧见是个富贵郎君,又说是知县,不敢耽搁,匆匆去禀报。
衙内,年过四十的董文彦净过手,点燃檀香,正持笔,缓缓在剡纸上誊抄《法观经》。
“念止者,为受行常念道;声止者,断四恶……”
簌簌如春蚕食叶,字字虔诚。
这样沙沙地写字声持续了许久,门外忽传来噔噔脚步声。
“郎主——外头有帖子递来,说是桂平知县到了。”
董文彦手一顿,看着写歪的字就是一叹,“叫他明日再来罢。”
“是。”仆婢转身要走。
“罢了。”董文彦忽又出声,“你将帖子拿来,我看看。”
到底是同朝为官,不好轻置。况且浔州偏远闭塞,他还不知道这位新任的桂平知县是何等人物呢?
总得见见。
没过多久,帖子送到。
白鹿纸,长一尺,阔三寸,上书“旷拜奉书知州阁下”。
是极普通的拜帖。
董文彦不爱应酬,意兴阑珊,奈何对方来也来了,他只好道:“叫他进来罢。”
又唤来仆婢,洗手更衣后,才去前厅见客。
韩旷本以为今日见不到这位知州,都打算回去了。
谁成想这位知州似乎勤于公事,已至日暮,都要见他。
“敢问可是董知州?”韩旷瞧见一中年人,四十几许,长须,颇清瘦,头扎错摺巾,身着素罗斜领交襟褙子,腰束勒帛。
“你是……韩知县?”董文彦一见如此年轻的韩旷,将信将疑道,“告身可在?”
韩旷不以为意,立时将告身呈上。
董文彦查验过后,又不免拈须道:“这般年轻便做了知县,当真是前途无量。”
韩旷一笑:“知州谬赞,不过是侥幸中了进士,蒙官家恩德,得授知县。”
“哦?你是进士出身?”董文彦眼前一亮,“名次几何?”
韩旷温声道:“新科进士,侥幸中了一甲第四。”
董文彦当即笑起来:“不必自谦,能中进士自然是昼夜苦读来的,何来侥幸之说?”
如此高兴?韩旷眨眨眼,会意,温声道:“知州莫不然也是……”
董文彦不由得咧嘴一笑,乐呵呵抚须道:“本官乃元平四年的进士。一甲第三。”
“原来是前辈。”韩旷笑道,“不意能在此地偶遇前辈。”
董文彦也格外高兴:“是极,浔州太偏远,除却被贬谪来的几个,正经来做官的,少有进士出身。”
韩旷从不觉得做官得进士出身,他不以为然,却也不好反驳,只好一笑了之。
董文彦却愉快问道:“不知贤弟表字?”
“晦之。”
“旷者,明也。晦其明,内难而能正其志。好字。”董文彦含笑抚须,又叫人送来茶水,两人在厅中坐下。
闲聊了一二,话题不免从进士及第转向跨马游街的风光,又聊到汴京风物。
董文彦感叹道:“不瞒晦之,吾久未归京,早不知金明池畔的桃花开得如何了。”
韩旷一笑:“这有何难?”
董文彦不免愣住:“哦?晦之何意?”
韩旷温声道:“我来时怕水土不服,取了家乡一抔土。等明日,分一半给贤兄。”
“这、这哪儿好意思呢?”董文彦还挺心动。若是旁的,董文彦不会收,可些许家乡泥,又不值几个钱……
韩旷摇头道:“他乡遇故知,何其不易。贤兄若不弃,只管种出桃花后,邀我一观,也算慰我思乡之情。”
董文彦是个文人,最好此等风雅事。
纵使半抔土太少,撒上地上也不过薄薄一层。可那是家乡泥。
如此种出来的桃花,保不定是桩美谈。
他不免露出笑来:“届时必设宴,邀晦之前来观花。”
韩旷便含笑道谢。
经此一事,董文彦明显更为热情。
两人打金明池的桃花,聊到琼林苑的席面,曹婆婆家的肉饼,巴娄寺、养种园……
待到更深露重,韩旷才回桂平县衙。
“怎得这么晚?”林稹尚未洗漱,正一面看书,一面等韩旷回来。
韩旷忙了一天,还精神奕奕,打发了仆婢,笑道:“多聊了几句。”
“聊什么了?”林稹刚问出口,却见韩旷提着个篓子进来,又搁在桌上。
林稹不免好奇问道:“这是什么?”
“聊了些汴京风物。”韩旷从篓子里取出个青球来,“喏,知州送的。”
林稹哑然失笑。
一篓椰子。
“广西土产,叫椰子。汴京少有这个,我想着你没吃过,特意带回来叫你尝尝。”韩旷抱着椰子,笑盈盈来跟她献宝。
林稹只觉好笑,有一种路边野蒜开花他都要带给她看看的感觉。
又好笑,又动容。
林稹感念道:“多谢郎君。”用心了。
韩旷只觉她忍笑的样子很奇怪,不免问:“你见过?”
“《上林赋》里的胥邪果嘛。”林稹竭力平复,“不过我不曾吃过,郎君可否开一个给我看看?”
“你必是吃过的。”韩旷断言道。
“可郎君开的,我不曾吃过。”
韩旷就没话说了,嘴角忍不住翘起,轻咳一声,叫仆婢送了一柄厚实的银鞘小刀来。
三两下就劈开。
林稹被他力气吓了一跳。
只见韩旷把里头的汁液倒入茶杯,又顺手削了些雪白的肉在碗里。
“尝尝。”韩旷道。
林稹接过茶盏,轻抿一口,又尝了一小块椰肉,笑道:“白如雪,清如泉,甜如蜜。卖去汴京,必有个好价钱。”
韩旷轻哼一声:“我看你的心是白如银,黄如铜,比这椰壳硬多了。”
林稹不理他的打趣,笑道:“你既嫌椰子硬,便留给我。过两日我想设一场小宴,正好用得上。”
“都随你。”韩旷不以为意,“你若爱吃这个,我遣人再去买一些。”
椰子固然是郁林州所产,可同在广南西路,浔州也能买得到。
“不必了,这些就够了。”林稹笑。
韩旷又叮嘱:“明日一早我便要去县衙,整饬文书,巡查仓库,然后才能交接。这些日子我估计会很忙。”
“你要设宴,只管使唤仆婢,不够的话就再雇几个便是。”
林稹摇头:“不必这么急,总得等你先探明情况,我才能定下要请哪家,不请哪家罢。”
韩旷轻笑一声。
两人自去洗漱,一夜无话。
【作者有话说】
1错摺巾、素罗斜领交襟褙子,腰束勒帛——《我在宋朝穿什么》
2曹婆婆肉饼,巴娄寺、养种园——《东京梦华录》
3关于椰子:北宋初期,郁林州(今广西郁林,北纬226)有椰子种植……“土人多种之”。13世纪初成书的《圣朝混一方舆胜览》亦云:"今广西诸郡皆有之,惟州(郁林州)为最。——《中国历史自然地理》
121·第121章\\x\\h\\w\\x\\6\\c\\o\\m(x/h/w/x/6/点看)!
', '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