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[三国]穿着龙袍穿越了!

关灯
护眼
第 48 章 第四十八章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('

第48章·第四十八章()•(o)

这确实是一封由曹昂写给他的信,但就是让曹操看得只觉两眼一黑,让他险些怀疑,是有什么人模仿了曹昂的字迹,才写出了这样的一封信。

↑本作者丛璧提醒您《[三国]穿着龙袍穿越了!》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,记住[(.)]↑()•()

等一下,他应该是让子脩去打探虚实的对吧?

那为什么对面的虚实好像还没怎么打探出来,子脩已经光明正大地把手往他的口袋里伸了呢。

曹仁也愣了:“什么意思?子脩在河内被孤立了,需要我去支援?”

曹操一把将信收回了袖中:“……这是重点吗?”

曹仁的脑子转得还算快,但用不着直接跳过前面最关键的一步,直接到曹昂要如何在河内立足上!

这最大的问题,分明还是在河内“贵人”的身份。

卞夫人来信中的语焉不详,从河内送出檄文中的帝王罪己之言,再往前还可以追溯到离开洛阳前司马防曾经向他问出的那个问题,好像都在刹那间串联在了一起。连带着袁绍那句为何前来兖州会合的理由,都在进一步印证着这个事实:

天子刘辩此刻不在洛阳而在河内,也是此刻四方讨董之中的一路重要势力。

可曹操怎会忘记!当日他亲眼见到了董卓当庭废掉了刘辩,何太后被强行鸩杀,刘协即位,甚至就连何太后死后的哀荣,都是因刘协的恳求才保存了下来。

他自认自己还有几分识人之明,看得出来彼时的刘辩到底是在卧薪尝胆,忍辱负重,还是确实惶恐难当,不堪匹配帝王之位!

那他又如何有可能摇身一变,成了那个在河内叱咤风云之人。

恐怕更有可能的情况,还是有什么人冒认了刘辩的身份,骗过了河内河东的所有人,现在,甚至连他那一向孝顺的长子都被骗了。

……

“此人真是好本事!”

曹操猛地坐了起来,在这个本该入睡的时候,他却越想越是疑窦丛生,连最后一点睡意,都被他从脑海中驱散了出去。

在重新睡下和找人解惑之中,他毅然选择了后者。

借着月光皎洁,满地落霜生光,他直接摸到了袁绍的住处外,直接让人通报了身份。

才刚睡下的袁绍就这么被喊了起来。

袁绍打了个哈欠,扯上了大氅,踱步向曹操走来,困惑极了:“孟德何以这个时候找来?莫非是你白日里所说的那个徐荣又领兵杀来了?此事倒也简单,我袁氏旧将中有几人随我从洛阳逃奔至冀州,渤海募兵后,也各自练兵不敢懈怠,你若觉人手不足,我将这两路将领借调给你就是。”

哪里犯得着就到了睡不着觉的地步。

但曹操的下一句话,却让他一个激灵,彻底清醒了过来。“本初,你我多年交情了,有什么话我也懒得和你兜圈子。我想和你谈谈河内的这位皇帝。我听到你今日说了陛下二字。”

“……”

袁绍心中一阵嘀咕,不知为何把儿子【全部】送去河内的曹操,非要在这个时候找上他,还提起这个话

()•()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,还各有长处。”

“这么分门别类地往虎牢关前一摆,会是什么结果?”

袁绍眉峰下压,也露出了忧心之色:“只有被剿灭一个结果,还是被逐个击破。”

“正是!”曹操说得果断,“所以我说,虎牢关上将领,是出身辽东的徐荣,格外的麻烦!咱们这出会盟,必须尽快选出个盟主来,由他指挥此地的兵马。”

袁绍的表情又有点微妙了:“……”

他听出曹操的潜台词了。和同来此地的诸位相比,曹操的名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是够响亮的,比如说他早年间造了五色大棒打死了十常侍的亲戚,比如说他家认了个宦官祖宗,再比如说他家有钱到肯花大价钱买个三公位置过过瘾,就算很快就被撤职了也无所谓。

但,要当这个会盟的盟主,统领这些刺史、太守,其实是不够的。远远不够!

在这种情况下,曹操为了确保军队的控制权不会落到一个不知军事的人手里,他也还能影响到队伍的抉择,最好的选择,就是推荐由他的熟人来担任这个盟主!

但问题来了,河内还有个身份不明的“皇帝”啊!

袁绍怎会不知,若他当上了这个盟主,必定要和对方有所往来,也必须担负起尽快辨认对方身份的责任。所以这个盟主,他想当,却不能当。

这都叫个什么事!

袁绍心中愤懑,却又忽在电光石火间,从脑子里蹦出了一个貌似合理的解释,让他宛如拨云见日,眼神清明了不少,开口答道:“我明白孟德的意思,但我袁氏还有众多子弟身在洛阳,一旦虎牢关告破,我袁绍又当着这一路的盟主,叔父与长兄都将如何自处呢?你没这样的困扰,我却不同了。”

他抓着曹操的手,郑重道:“只要不担任这个盟主的位置,其他的出兵之事,若有吩咐,在所不辞!”

……

“他袁绍是这么谦虚的人?”一名身着华服的男子懒散地靠在榻上,翻阅着从兖州送来的那封信,一边笑一边扭头,吐掉了口中的果核,“有些人一向争强斗胜,现在却突然做出了有悖常理的事情,只有一个解释,他心中有鬼。文台,你说是不是?”

孙坚抬眼望了望天,却只看到此地的屋顶,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面前的这位。明明算起来,他还是袁绍的弟弟,怎么评价起袁绍来,就这么不留情面。

他转换了话题,回问道:“那既然兖州酸枣会盟已成,我们是否要去和他们会合?”

袁绍在给袁术的来信中提到,他从冀州发兵,考虑到兖州地界上尚缺人马,于是渡河抵达兖州,和曹操等人会合于陈留。

众人齐聚,为攻灭董卓这个目的歃血为盟,遂成酸枣会盟。

在盟会之上,袁绍和曹操主动提议,由八厨之一的张邈担任盟主,统领群雄,预备整兵备战,向虎牢关进发。

那也不能怪袁术觉得袁绍有鬼……

张邈的名声确实还可以,但哪里比得上四世三公的袁家?别开玩笑了!袁绍出兵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膛便答:“那不如父亲罚我,给您打个头阵如何?”

孙坚闻言就笑:“这是对你的惩罚,还是对你的奖励?”

孙策才不管这个,已连忙问道:“这不重要,父亲,袁公路怎么说?”

他将话问出口,又忍不住小声地嘀咕了一句:“真不知道您怎么想的,您是长沙太守,袁术之前确是虎贲中郎将,但现在是辞官在逃,论起官阶哪有您高,却要您在他面前俯首……”

“慎言!”孙坚厉声向孙策警告了一句,“你我寒门出身,就算为父现在做着长沙太守,那也是之前主动剿匪,朝廷无可奈何才敕封下来的,现在要和其他人打交道,还非得借助袁术的名声不可!听明白了吗?”

孙策收起了脸上的轻慢,郑重地点了点头。

孙坚忽然由怒转喜,大笑着拍上了孙策的肩膀:“行了,知道这事就好了,总之,你我马上就要有仗打了,还是从此地打到洛阳去!”

孙策眼神亮了:“……那我?”

“速速整兵!大军开拔就在眼前了!”

孙坚本就是雷厉风行的性情,要不然也没法从早年间一个小小县吏,做到今日的长沙太守。

他那长子孙策,更是活脱脱跟他一个脾性,早早整顿了兵马。

袁术自汝南一带收拢来的第一批军粮刚到孙坚的手上,这一路从南方发动的精兵便已踏上了北上讨逆的征程。

而在此刻的兖州陈留,既已由张邈出任盟主,便也即刻分作了前中后军,向成皋开拔,眼看就要再度与徐荣交手。

唯有北面的孟津……

好像安静得有些过分了。

一片细碎的雪粒子被裹挟在朔风中,吹落在了贾诩的额上,让他因这一瞬的冰凉忽然皱了一下眉头,却并未将视线从北望之中转回,仍在向着对岸打量。

“太安静了……对面到底在做什么?”贾诩忍不住出声自问,却得不出一个答案。

他等着对面在那封罪己诏后浩荡来袭,打出帝王应有的气势,于是和段煨合作,布置下了一整套能够及时驰援任何一处的防守。甚至趁着时间还有多余,把沿河布置的烽火望楼以及投车等器械,全都重新加固了一番。

结果他们的这一番准备,竟好像是准备给了瞎子看。对面别说是正式发兵了,连试探都不见得有一下!

这算是什么情况?

总不能是,对面的那群家伙觉得天气太冷了,不适合在这个时候出兵,准备延迟到开春再动手吧?

又或者是希望贾诩这边的守军长期戒备紧绷,会露出疲惫的破绽,到了那个时候,正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手?

上游的冻结,让眼前的这段河流愈发平静,像是冬日的温度也带走了河流中沸腾的力量。

贾诩望着这一番景象,陷入了沉思。

却不知他此刻在江边吹风受冻,刘秉则已热得冒汗了。

他睁大着眼睛,看着眼前这座被启动的铁监,也望向这古代的冶铁高炉。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时间里,董卓会先做好更多的准备,让我们的渡河之行变得更加困难吗?”

这铁剑的改良,像是因陛下所执掌的天命,宛若天赐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,却又何尝不是一种拖累呢?

刘秉摇了摇头:“但我知道一个道理,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!这个器字,不仅是兵器,也是军心。”

他现在站在皇帝的位置上,又要发起一场如此重要的战事,还需要考虑更多更多的东西。

他没这个本事像是光武帝一样,得到天时的助力,让河面一夜结冰,但没关系,他会自己来讨个好彩头的。

近来的筹备中,他看到了河内向他涌来的民心,也看到了一种潜藏的恐惧。他不知道这到底对不对,但他应该做点什么。

他抬眼就见荀攸忽然起身,随即在他面前深深地拜了下去:“请陛下,放心去做吧。”

……

“这是怎么了?”士卒被从演兵中强行打断,叫来了此地,更是不太明白,为何他们会被叫到铁监来。

被他问到的那人茫然地摇头:“不知道啊?”

“是不是又有什么其他的理由要拖……”

“嘘!少说这种丧气话。”

但这个被打断了话的人却并不觉得自己说错了话。

他们应当承认,在河内河东重新起事的陛下,是个好皇帝,但好皇帝和能够打仗取胜的皇帝,终究还是两回事。

他们只见到了对面紧锣密鼓地布置着严防死守,却不见他们这边有出兵的迹象,仿佛是陛下年轻,还是被对面的种种布置给吓退了。

但其实他们也挺害怕的,不知道这渡河之举到底能不能成。

渡河……

那是在冬日渡河啊!

在每日填饱肚子的同时,他们也担心着明日就会成为河底的亡魂。

哎,也不知道这仗到底能不能打得起来。

其实打不起来,可能也是有那么一点好处的……

“……快看!”他的同伴忽然重重地推了他一下,让他从思绪中惊醒了过来。

他抬眼,就看到了让人无比震惊的一幕。

只见吕布迈步上前,将自己的方天画戟丢进了堆放入炉原料的地方,随后是张燕将自己的刀放了上去,然后是一把又一把的兵器被投入了其中。

在哗啦啦的巨响中,它们被毫不留情地投入了熊熊大火包围的炉膛内。

士卒几乎是下意识地便张大了嘴巴,险些发出一句惊呼来。

那些兵器都是熔炼好的精铁兵器,但在石炭所供给燃烧的炉火中,依然是快速地融化成了铁水,向着下方的泥塑模具中流淌而去,仿佛是彻底要将作战的想法抛掉,将兵器都不留了。

他们中的领袖,先一步丢下了自己的武器!

但那些泥塑的模具又分明巨大无比,正是即将为了定河桥而制作的“地锚”!

地锚不是铁索,而是数百斤的重物。

“看那边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', '')('

!”

士卒转头,又看到了另外的一队人,扛着一个个大箱子走了进来。箱一打开,便有数把冒着寒光的兵器被送到了吕布张燕等人的面前。

吕布更是一声大笑,先一步举起了那把重新打造的画戟,扬起在了士卒的面前。

他们是要靠着武器吃饭的,所以哪怕不需要和先前的武器对比,他们也能看得出来,到底是哪一件兵器更为锐利!

陛下的声音,也在下一刻从铁官的高处传来。

“诸位——”

刘秉握住了面前的扶栏,高声宣告:

“大河涛涛,多有凶险,非镇恶之物不可令其波平浪静。”

士卒纷纷抬起了头。

这实在是一句让人恐惧的话,只因在大河面前,多的是人投入生桩只求它平息巨浪。可陛下的话已向他们而来:

“故而朕思量良久,决意用诸位昔日杀敌之兵器投身熔炉,铸成十二方铁牛,作为浮桥地锚,以镇太平!”

“更有天佑大汉,近来铁官妙手,偶得一法,能令兵器数倍于先前锋利兼任。旧日兵器已成铁锚,新兵正在铸造之中,将送至诸位手中!”

“恳请诸位,待得瑞兽铸成,神兵在手,随我杀向洛阳,夺回神器!”

……

全场有一瞬的静默,就连铁炉之前的敲打声,都短暂地停下了。

但下一刻,是沸腾的呼喊,化作了全场的山呼万岁。

【作者有话说】

今天加更了一点!然后明天假期就结束啦,回到日更六千~

上一章的红包发了,花式比心。

(*)灌钢法经过改良真正成型,是在南北朝,但是在东汉末年应该已经有雏形了,属于是民众的智慧,被饼饼碰大运了。

第49章·第四十九章\\x\\h\\w\\x\\6\\c\\o\\m(x/h/w/x/6/点看)!

', '')